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49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1478篇
林业   921篇
农学   1266篇
基础科学   3083篇
  1127篇
综合类   8478篇
农作物   704篇
水产渔业   900篇
畜牧兽医   10819篇
园艺   718篇
植物保护   997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864篇
  2021年   952篇
  2020年   860篇
  2019年   1017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818篇
  2016年   1004篇
  2015年   1012篇
  2014年   1595篇
  2013年   1572篇
  2012年   1795篇
  2011年   1783篇
  2010年   1586篇
  2009年   1761篇
  2008年   1839篇
  2007年   1483篇
  2006年   1210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904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的特性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2.
153.
介绍了马惠宁输油管道的施工和投产后的运行现状。由于多年运行,管道腐蚀严重,为此拟采用清管器进行内检测。对用清管器进行内检测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4.
应用 YWG-C1 8色谱柱 ( 2 5 0 mm× 4.6mm,5 μm) ,Waters TM486型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 2 65 nm;0 .0 1 M磷酸钾 ( p H=7.0 )∶乙腈 ( 3∶ 1 )为流动相 ;含量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 ,建立了反相 HPLC法检测绵羊血浆中克洛素隆含量的方法。同时对绵羊以 7mg/ kg单剂量经静脉注射、口服 2种途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血药浓度在 0 .0 0 5~ 2 .0 μg/ ml及 2 .0~ 5 0 .0 μg/ ml范围呈良好线形关系 ( R=0 .9941、0 .9970 ) ,平均回收率 93 .2 %,血药最低检测限 0 .0 0 5 μg/ 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 1 0 %、1 1 %。2种途径给药后血药浓度结果经 MCPKP药代动力学统计软件处理 ,体内药物运转分别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和一室开放模型。结果表明 ,绵羊静注克洛素隆后体内药物分布广泛 ,口服后吸收较好 ,但消除较静注缓慢。  相似文献   
155.
156.
病理组织学检测病原体技术的研究进展侯顺利(兰后医研所)自50~60年代以来,由于显示病原体的许多特殊染色方法相继问世以及电镜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及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的应用,在组织原位对病原体进行精确的定性、定位有了...  相似文献   
157.
禽支原体病又称禽霉形体病 ,是禽支原体引起的家禽传染病 ,主要包括鸡败血支原体病、鸡传染性滑液膜炎和火鸡支原体病等。该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已成为严重威胁养禽业的一个重要疫病。因此本病被 OIE列为 B类传染病 ,中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是出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必检病之一。1 病原学支原体属于软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成员 ,无细胞壁 ,细胞膜由 3层薄膜组成 ,呈多形性 ,有球状、杆状、环状、丝状等。革兰氏染色时着色淡 ,呈弱阴性。姬姆萨氏法或瑞氏染色良好 ,呈淡紫色。病原体大小差异很大 ,球状的直径约 1 …  相似文献   
158.
摘要:以在E.coli高效表达的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23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检测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为1μg/孔纯化的E.coli表达的CP23抗原包被酶标板,用10%免血清进行封闭,以正常E.coli裂解上清液稀释待检血清。实验表明应用CP23重组蛋白作为诊断C.parvum抗原具有特异性高、抗原易纯化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9.
应用竞争PCR定量检测猪IFN—γ m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RT—PCR从经ConA体外刺激培养的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的细胞总RNA中扩增猪γ—干扰素(IFN—γ)的部分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双酶切缺失中间一小片段,将余下的2个较大片段连接,并用相同的引物在相同条件下扩增连接产物,从而获得截短的同源性片段。将其纯化后克隆于pMDl8—T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验证无误后作为竞争性模板内对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分别与等体积经刺激培养的PBMC总RNA反转录产物进行PCR,产物电泳后经扫描分析获得各目标条带与竞争条带的溴化乙锭(EB)嵌入光密度值(IOD),经校正后取上述两者比值的对数值作为Y轴,取已知竞争模板相应浓度的对数值作为X轴,绘制成竞争曲线。应用建立的竞争PCR对不同样品重复试验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稳定性高,适用于猪IFN—γ mRNA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0.
季明文 《福建畜牧兽医》2003,25(5):58-58,59
猪瘟(简称HC或CSF)最早发生于1833年美国的俄亥俄州,初称猪霍乱,1903年被证明病原体是一种病毒。欧洲则称之为古典猪瘟,以区别于非洲猪瘟(一种DNA病毒引起的),我国最早于1925年的东南大学农科有免疫血清方面的研究报告。本病呈世界性流行,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16种传染病之一,对全球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是免疫预防接种和饲养环境的净化。我国在建国初期,何正礼、方时杰等就选用抗原性良好的石门系毒株研制了结晶紫-甘油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但存在着接种剂量大、免疫期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