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本实验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T)和免疫印迹试验(IBA)对实验感染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的山羊血清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抗原以及实验感染CAEV的绵羊血清与OPPV抗原的交叉反应进行了研究。4只接种OPPV的山羊中有一只山羊的血清可与CAEV琼扩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并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可识别CAEV的gp44、p35和p28。2只接种CAEV的绵羊中有一只绵羊的血清可与OPPV琼扩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并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可识别OPPV的gp44和p28。以上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OPPV与CAEV的抗原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这对于OPPV通过山羊和CAEV通过绵羊的传代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对将来的免疫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马流感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流感病毒的M基因和H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MF和MR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出H3N8和H7N7亚型EIV,目的片段227bp,HF和HR为H3N8亚型特异性引物,目的片段595bp。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3N8亚型EIV的多重RT—PCR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用于EIV的快速诊断和亚型鉴定。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根据已发表的马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成功扩增出了我国马流感病毒青海株(A/Equine/Qinghai/1/94)NA基因,将片段连接到PGEM—T-easy载体并转化DH5a,提取阳性菌落的质粒经EcRol酶切和PCR鉴定其大小均为1.4Kb左右,对其测序并构建NA基因进化树。经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马流感病毒青海株与A/Equine/Alaska/1/91、A/Equim/Tennessee/5/86和A/Equine/Algiers/72等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率为98.2%—97.4%;与我国马流感吉林株(A/Equine/Jilin/1/89)关系较远,核苷酸同源率仅为72.0%;而与H7N7亚型马流感病毒A/Equine/Prague/1/56核苷酸同源率仅为38.0%。  相似文献   
54.
按现行《规程》加以改良制备的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抗原的物理性状与美国、日本同类产品一样,呈无色、透明液体,检出率略高于现行《规程》制备的抗原、改良法制备的液体抗原,加保护剂冻干,可在37℃保存79天,在室温保存210天,便于长途运输及边远地区使用。改良法制备抗原的工艺流程简便,免除国外法需多次超速离心及特殊滤过的复杂程序,适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补反、琼扩双阳性及补反或琼扩单阳性的79份免疫马血清和52份自然感染马血清的ELISA终点滴度测定,确定了被检血清适宜稀释倍数。还证明采用多头份健康马混合血清作为不同地区被检血清的阴性对照是适宜的. 对1.625份不同地区的马血清的检测,进一步证明本法是特异性的,具有可重复性。用ELISA检测30份国际参照血清,所获结果与琼扩试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6.
构建绵羊梅迪-维斯纳病病毒(MVV)核心蛋白Gag核酸疫苗并与IL.2联合免疫小鼠,为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将MVVgag基因与羊IL-2基因分别插入到核酸疫苗载体质粒pcDNA5.0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5.0-Gag和pcDNA5.0-IL-2,并经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分别用阳性质粒pcDNA5.0-Gag、空载体pcDNA5.0及pcDNA5.0-Gag和pcDNA5.0-IL-2共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以及IFN-γ和IL-4水平,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pcDNA5.0-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IFN-γ、IL-4水平高于pcDNA5.0-Gag免疫组,与空载体pcDNA5.0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pcDNA5.0-Gag单独免疫组及与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均高于空载体pcDNA5.0对照组。因此,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5.0-Gag和pcDNA5.0-IL-2,用其联合免疫BALB/C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同时可产生体液免疫,且IL-2发挥了免疫佐剂的作用,为进一步将其用于MVV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不同代次马传染性贫血驴胎皮肤细胞弱毒(Fetal donkey dermal virus,FDDV)的免疫保护效果各不相同,只有第10~15代驴胎皮肤细胞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可作为疫苗使用,继续传代则疫苗的保护率下降。为确定有、无免疫保护效果的FDDV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本实验对无免疫保护效果的第19、26代驴胎皮肤细胞弱毒前病毒DNA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已测序的疫苗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第19代和第26代FDD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5%,与疫苗毒株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96.7%。LTR是EIAV在细胞传代中变异最显著的区域,第19、26代FDDV的LTR与疫苗毒的LTR同源性仅为89.6%、89.3%。马传贫病毒的gag基因高度保守,第19、26代FDDV与疫苗毒株的gag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仅有2个氨基酸不同。第19、26代FDDV与疫苗毒株的pol基因、env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8.8%、93.7%、93.6%。由序列比较结果可以推断,第19代、第26代FDDV不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LTR和env基因的变异,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或免疫原性丧失,不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8.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是基因组中高度变异区之一,EIAV LTR的变异对于指导病毒的复制和病毒致病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为了阐明我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毒力致弱的分子机制,由马传贫强毒至弱毒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以驴胎皮肤弱毒株疫苗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为父本,选取LTR R区的TAR起始碱基,poly(A)附加位点,采用反向遗传操作对其位点进行PCR体外定点突变,将弱毒序列构建的逆向点突变型全基因克隆转染到驴胎皮肤细胞(FDD)并在FDD上传代,通过逆转录酶活性(RT)检测、RT-PCR方法及real-time RT PCR检测并验证其感染性。检测结果为构建的逆向点突变型感染性克隆在FDD上被拯救,其衍生病毒感染的FDD上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M点突变型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8复制水平相似。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的血清学方法,与其他血清学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医学领域各学科的研究及血清学诊断方面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自1979年以来,我们首先对应用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病毒抗原进行了研究,并将该方法用于马传贫研究及疫苗生产方面。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ELISA间接法检查马传贫病毒抗体的应用价值,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从马传贫强毒急性感染马的外周血白细胞、血浆、血清中可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从亚急性感染马外周血的白细胞、血浆中可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从无症状慢性马外周血的白细胞中偶尔能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对9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连续跟踪3个月,从外周血的白细胞、血浆、血清中均未检出马传贫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