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8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210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 氨基丁酸诱导甜( 辣) 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用β- 氨基丁酸( DL-β-aminon-butyric acid, BABA) 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 1 000 g/mL) 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害; 用BABA 诱导处理后3 d 接种辣椒疫霉病菌,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20 d 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β-氨基丁酸、茉莉酸及其甲酯诱导辣椒抗TMV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β -氨基丁酸 (BABA)、茉莉酸 (JA)及其甲酯 (MeJA)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秆后可诱导辣椒获得对TMV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 :3种诱抗剂对不同辣椒品种所表现的诱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诱抗效果受诱抗剂的使用浓度、作物的生育期和TMV的接种浓度所影响 ;最高的诱抗效果可达到 5 0 %以上 ;BABA处理后 5~ 6d ,JA与MeJA处理后 6~ 10d接种TMV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性可持续 15d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地梢瓜琥珀酸合成代谢的影响,为其琥珀酸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梢瓜和雀瓢幼苗为试材,设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24.44%)的65%~70%,下同)、轻度(45%~50%)、中度(25%~30%)和重度(5%~10%)4个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根、茎、叶中琥珀酸含量和琥珀酸合成酶活性,比较不同处理各指标的变化,分析琥珀酸与其合成酶的关联性。【结果】(1)琥珀酸在地梢瓜和雀瓢的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地梢瓜不同器官中的琥珀酸含量表现为叶根茎,而雀瓢则表现为叶茎根。(2)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地梢瓜和雀瓢叶、根中的琥珀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以中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最大。(3)地梢瓜和雀瓢叶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琥珀硫激酶(STK)、琥珀酸脱氢酶(SD)、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均在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最大。(4)相关性分析表明,地梢瓜和雀瓢叶中琥珀酸含量与GABA和S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适度干旱胁迫能够促进地梢瓜和雀瓢琥珀酸的积累。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琥珀酸合成以三羧酸循环途径(TCA)为主,重度干旱胁迫下以γ-氨基丁酸代谢支路(GABA shunt)为主。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2011,(3):236
<正>1.发明专利(1)一种降低砖茶含氟量的加工制作方法,授权编号:CN02137323.X;(2)一种蒸青珠茶的加工工艺,授权编号:ZL200410066260;(3)一种茶氨酸的提取工艺,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3.9;(4)一种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茶叶加工方法,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4.3;(5)一种茶叶汁的提取方法,授权编号:ZL200310108149.3;(6)消减固定相的逆流色谱分离方法,授权编号:CN1506360;(7)一种提取葛根中多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授权编号:CN1210567;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与诺达苷肽对4周龄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了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增重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防试验中GABA(Ⅰ组)、诺达苷肽(Ⅱ组)、GABA结合诺达苷肽(Ⅲ组)的预防率分别为80.0%、90.0%、93.3%;治疗试验中,Ⅰ组、Ⅱ组、Ⅲ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2%、96%、79%。结果表明GABA结合诺达苷肽可有效治疗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  相似文献   
6.
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BABA后,CAT、POD、PAL活性快速增加,增长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接菌后3种酶活性也增强,POD酶活性呈双峰曲线,而CAT和PAL仅出现一个峰值.BABA可以提高这3种酶的活性,增强了水稻抗稻瘟病入侵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利用酸菜、酸奶等食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通过纸层析法筛选得到1株产GABA量较高的菌株Y-3,经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菌株Y-3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5%、酵母膏0.5%、胰蛋白胨1.5%、L-谷氨酸钠1.0%、丁二酸钠0.5%,初始pH为6.0,接种量6%,37℃静置培养48 h,GABA产量达12 g/L以上,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近5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建立厄贝沙坦及其复方制剂中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RHSS T3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005 mol/L甲酸铵(用甲酸调pH值至3.0)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质谱检测器,流速为0.3 mL/min。结果显示NMBA的线性范围为0.156 6~3.132 6 ng/mL,相关系数r>0.99,方法检出限浓度为0.047 0 ng/mL(相当于样品浓度0.01μg/g),定量限浓度为0.156 6 ng/mL(相当于样品浓度0.03μg/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130%。说明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地测定厄贝沙坦及其复方制剂中NMBA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氯胺酮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明确其中枢作用机制,为今后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试验将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离体培养,在培养第7天加入1μg/m L、3μg/m L、5μg/m L氯胺酮,分别在加药后0、5、10、15、20、25、30、45、60、90、120 min取上清液40μL检测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不同剂量氯胺酮作用于神经细元后Asp都显著升高,Gly和GABA都显著降低,且3μg/m L和5μg/m L氯胺酮作用效果明显,而1μg/m L作用后Glu的含量升高,3μg/m L、5μg/m L却降低。结果表明氯胺酮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后,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Glu和Asp的合成和分泌及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Gly和GABA的释放来达到麻醉作用。且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强弱与剂量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γ-氨基丁酸(GABA)又称氨酪酸,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内。Florey研究小组(1950)在哺乳类动物脑萃取液中首次发现GABA,随后在许多植物体也有发现。由于GABA不参与组成蛋白质,因此被称为非蛋白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