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选用22种常用抗菌药物,对98株动物源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磺胺类、四环素类药物及萘啶酸普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较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菌株多重耐药率为67.35%(66/98).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98株沙门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50.0%(49/98),并且均携带耐药基因盒,基因盒以dfrA17-aadA5的组合形式最为常见;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为95.92%(47/49),阴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为38.78%(19/49).上述结果表明Ⅰ类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兽医临床耐药沙门菌中,其流行与菌株多重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目前广东省水禽源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动态,采用细菌分离纯化、生化特性鉴定和PCR扩增从316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88株水禽源沙门菌;采用玻片凝集法将分离株分为4(B、D、C1、E1)个群别8种血清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法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得到PFGE-XbaⅠ带型62种,菌株间相似度为54.1%~100.0%,分为A^I共9个聚类簇与11个单一基因型。结果表明,广东水禽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PFGE-XbaⅠ带型具多样化,其中11种PFGE-XbaⅠ带型在区域和年份小范围集中流行,32种带型跨区域与跨时间交叉分布呈散在"流行暴发",不同血清型分离株的PFGE-XbaⅠ带型差异较大,相同血清型的分离株PFGE-XbaⅠ带型一般具有相同图谱型或聚类在一起。本研究采用PFGE法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具有流行病学意义,并探明了本地沙门菌分离株血清型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山东地方品种百日鸡沙门菌的耐药基因、耐药表型特点以及不同血清型沙门菌间的克隆关系等,本研究对采自山东济宁禽场90枚18胚龄百日鸡死胚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血清诊断试剂盒测定分离菌的血清型;采用PCR方法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利用K-B法测定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90枚死胚...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银川地区鸡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及优势血清型,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了69株鸡源沙门菌对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同时采用玻板凝集法对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萘啶酸、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对美洛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比率较低;多重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部分菌株同时具有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具有5重耐药能力的菌株占21.74%。分离到的菌株中主要血清型为鸡白痢沙门菌(S.gallinarum),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和伤寒沙门菌(S.typhi)。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对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通过收集2012年2月-7月间具有典型沙门菌病病变特征的病例,无菌采集病死禽的肝脏、心、卵巢等脏器接种血清营养琼脂培养基,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纯化分离菌,并检测其生化特点,16S rDNA基因测序法快速鉴定分离菌株,然后进一步鉴定血清型;同时用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15株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为无色、透明的菌落,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符合沙门菌的生化特性。同时,15株沙门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同源性达到97%以上。15株沙门菌的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有7株鼠伤寒沙门菌、5株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1株鸡白痢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对链霉素、萘啶酸、强力霉素和美洛西林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禽养殖场的季铵盐抗性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通过分析第一类整合子特性来探讨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生化鉴定耐药菌,采用K-B法研究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PCR法扩增一类整合酶基因和内部的基因盒,电泳检测后测序。结果显示:22株菌全部对至少3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Ⅰ类整合子检测全部阳性,检出率为100%。对其基因盒进行扩增,只有11株检测含有耐药基因盒,其序列分析显示多对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禽养殖环境菌中,其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来自禽养殖场的季铵盐抗性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通过分析第一类整合子特性来探讨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生化鉴定耐药菌,采用K-B法研究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PCR法扩增一类整合酶基因和内部的基因盒,电泳检测后测序.结果显示:22株菌全部对至少3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Ⅰ类整合子检测全部阳性,检出率为100%.对其基因盒进行扩增,只有11株检测含有耐药基因盒,其序列分析显示多对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禽养殖环境菌中,其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重庆市荣昌区畜禽源沙门菌的流行特征和耐药情况,从荣昌区的一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和一家肉鹅养殖场分别采集动物粪便样品80份和30份,样品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平板划线接种、挑取可疑菌落革兰氏染色并扩增沙门菌特异性基因invA,从而鉴定沙门菌分离株。对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1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8株沙门菌,其中猪源沙门菌6株,鹅源沙门菌2株。沙门菌血清型鉴定表明,8株沙门菌中有5株为鼠伤寒沙门菌,1株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为圣保罗沙门菌,1株沙门菌尚不能判断。药敏试验表明,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最为严重,其次为酰胺醇类、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8株沙门菌分离株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分别有1株鹅源和猪源沙门菌对16种和17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湖北省鸡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规律,对分离的56株鸡源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所占比例最高(62.5%),为优势血清型;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所占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6.1%、10.7%。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56株鸡源沙门菌对呋喃妥因均敏感,对磺胺异恶唑和阿莫西林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大于80%),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4.3%~75%);同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三重以上耐药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6.4%,其中5耐最为严重,占28.5%。  相似文献   

12.
某规模化种鸡场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调查国内某规模化种鸡场沙门菌流行状况,为种鸡场沙门菌净化提供基础资料。1 744份样品被采集进行沙门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亚分型。结果显示:168株沙门菌被分离鉴定,分离率为9.63%,其中肠炎沙门菌有157株,为优势血清型(93.45%);抗生素耐药性试验表明,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耐药种类在三种以上的肠炎沙门菌株有130株(77.38%);随机选取28株肠炎沙门菌进行PFGE亚分型显示,这些菌株属于同一个聚类簇,表明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克隆株。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 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58株沙门菌,包括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和阿哥那沙门菌等7种血清型,其中鸡群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肠炎沙门菌次之;水禽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生物被膜测定结果显示51.72%的沙门菌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其中83.33%的鼠伤寒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20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51.72%对4种及其以上抗生素耐药,并出现了1株对所有受试抗生素均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为目前在家禽中分离的优势血清型;同时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多重耐药性的沙门菌将对家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带来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磺胺类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33株鸡白痢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敏感;58%~94%的受试菌株对氯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和羧苄青霉素敏感;61%~88%的受试菌株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耐药。33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性,2耐及以上占85%,3耐及以上占66%,4耐及以上仅占27%。根据发表的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扩增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Ⅰ类整合子,所选的18个对磺胺及磺胺增效剂均耐药。分离株中94.4%(17/18)的菌株携带sul1基因,没有sul2基因,同时94.4%(17/18)的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大小分别为0.7kb和1.6kb。研究表明这些鸡白痢沙门菌的耐药谱较窄,且Ⅰ类整合子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72.22%,对四环素耐药率为72.22%,其他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22.2%,且多重耐药严重。此外,共检测10种毒力基因,其中sseC、spvA、spvR三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2%、72.2%、83.3%。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有11株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61.1%)。表明分离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致病力的增强可能与毒力岛和毒力质粒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鸡源沙门菌新近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旨在了解河南省鸡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从河南省各地区养鸡场共采集了沙门菌可疑病料617份,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经生化、PCR及血清型鉴定,共分离出98株鸡源沙门菌,其中血清型定型82株,主要为肠炎沙门菌(62.24%)、鸡白痢沙门菌(18.37%)。进一步Kindy-Bauer(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2种药物敏感性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多粘菌素B、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萘啶酸较为敏感,对阿齐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在60.00%~70.00%之间,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表现为极高的耐药性,耐药率高达100.00%。三重以上耐药菌株高达96.94%,七耐以上的菌株为56.12%,耐药最多的菌株可耐18种抗生素。由此可见,河南省禽类沙门菌的感染流行主要以肠炎沙门菌和鸡白痢沙门菌为主,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禽类沙门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河北地区水貂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河北地区送检病死水貂采集组织样品,经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24株水貂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株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后小鼠死亡率为20%~100%;24株分离菌中有22株检测到毒力基因,fimC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为70.83%(17/24);分离的24株株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对替米考星、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耐药的菌株占80%以上,对头孢曲松最敏感,敏感菌株占66.67%(16/24),且分离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耐5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高达100%;24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到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17%~79.17%,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ddA1(79.17%)、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75%)、gyrB(70.83%)检出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tx-M(20.83%)和SHV(4.17%)检出率较低;未检测到tetA、tetC、sul1、mefA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且毒力基因检出数越多的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越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分离菌的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本研究为河北地区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和超市中鸭源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于2014年从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鸭肉、鸭粪便样品186份,通过常规分离鉴定和PCR鉴定,获得了44株鸭源沙门菌。对分离株采用Kauffman-White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和K-B纸片法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鸭源沙门菌分离率为23.65%,共鉴定出13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43.18%)。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萘啶酸(63.64%)的耐药率最高,对磺胺异恶唑(47.73%)、链霉素(47.73%)、四环素(40.91%)的耐药率次之,对头孢吡肟(4.54%)、头孢噻肟(4.54%)、环丙沙星(2.27%)、庆大霉素(2.27%)等耐药率低,对氧氟沙星(0.00%)和亚胺培南(0.00%)两种药物敏感。其中,多重耐药率为43.18%,最多可耐受11种抗菌药物。表明上海市鸭源沙门菌的污染率较高,血清型分布广且耐药模式多样,多重耐药菌株较严重。提示鸭源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同时为进一步做好食品中沙门菌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状况.采用生化鉴定、血清学及沙门菌invA基因PCR方法对分离自不同食品动物源菌株进行沙门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共鉴定出316株沙门菌,14个血清型,以鸡白痢、菲利斯河沙门菌和吉韦沙门菌为主;316株菌株对20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奈啶酸、磺胺异噁唑等药物耐药率超过40%;95.5%的菌株呈多重耐药性;猪源、牛源菌株耐药性较禽源严重.以上情况说明,本次分离的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广,菌株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上应把生长周期长的动物体内细菌作为耐药性检测重点,在食品动物生产上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地区猪鸡源沙门菌的流行分布和耐药特征,采用PCR法、药敏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及Bionumerics和SPSS软件等,对来自我国安徽、浙江、山东、新疆、江苏5省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ESBLs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数据处理。结果显示,85株沙门菌共鉴定出15种血清型;分离出25株(29.4%)产ESBLs菌株,猪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 ESBLs)沙门菌检出率(4.7%)远低于鸡源(54.8%)(P<0.01);产ESBLs沙门菌对7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P<0.01);85株沙门菌中基因型检测结果为:TEM型44.7%(38/85),CTX-M型12.9%(11/85),OXA型10.6%(9/85),SHV型9.4%(8/85),有基因型共存现象;产ESBLs沙门菌中有19株携带4种耐药基因,相关性达到76%;各省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呋、四环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