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的不科学应用致使肠球菌(Enterococcus)耐药性越发严重,感染率日益升高。为减少武汉市马源肠球菌耐药现象的发生、降低其感染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马源肠球菌研究资料相当匮乏;②马源肠球菌耐药性及致病性日益严重。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以下对策:①对武汉市各地马匹进行肠球菌遗传特性分析,比较不同环境对肠球菌进化的影响,为马源肠球菌的耐药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②对马源肠球菌主要抗生素即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耐药的生物特性及遗传背景进行探索,为控制该病原菌耐药基因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③筛选马源肠球菌主要毒力基因,并通过敲除方式探讨其致病机理,为马兽医临床提供参考。结合耐药及毒力特征,制订适合马匹的用药指南,降低马兽医临床治疗难度,为军人运动会及马术赛事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动物源肠球菌耐药性,试验选用10种常用抗生素,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7年版]对从5种不同动物源(人、狗、鸡、牛、猪)粪便中分离得到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肠球菌646株,包括人源肠球菌146株、狗源肠球菌138株、鸡源肠球菌128株、牛源肠球菌111株、猪源肠球菌123株;各动物源肠球菌对四环素和利福平耐受性偏高,对青霉素G、万古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耐受性偏低,其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47株,平均耐药率为7%;各动物源肠球菌的耐药性表现为鸡源肠球菌最强,猪源肠球菌、狗源肠球菌、人源肠球菌次之,牛源肠球菌最低。说明滥用抗生素已造成人和畜禽动物肠球菌较为普遍的耐药,应引起临床及畜禽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了解肠球菌的耐药性,对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研制新一代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从84种样品中分离鉴定出69株肠球菌,通过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发现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如青霉素耐药达52.2%、四环素达71.0%、万古霉素达85.5%。本文对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药敏试验及风险分析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福州动物园动物细菌耐药现状,选用肠球菌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平板筛选法(ADSP法)筛选高水平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GRE)。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耐药菌株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法对分离出的不同来源的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进行菌种鉴定。从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共分离出78株HLGRE,不同动物来源的分离率不同,其中草食动物HLGRE分离率最低,占55.56%;肉食动物HLGRE分离率最高,占84.3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动物来源的HLGRE均对红霉素和土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6.1%,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湖南省猪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各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使用K-B法检测了42株猪源粪肠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了粪肠球菌中8种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湖南省临床分离的42株粪肠球菌对大部分的抗生素高度耐药,对四环素、氯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米诺霉素、左氧氟沙星、高浓度庆大霉、高浓度链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依次为100%、92.9%、88.1%、83.3%、81%、57.1%、52.4%、47.6%、45.2%、31%、11.9%;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Aac(6)'/aph(2')97.6%、ant(6)'-Ⅰ90%、aph(3)'-Ⅲ76.2%、tet M 90.5%、erm B 73.8%、Van A 4.8%、Van B 54.8%、Van C 88.1%。从表型与基因型共同分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现粪肠球菌的多耐药性严重,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鉴定一株从肉鸡体内分离的广谱耐药菌,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该株细菌的耐药机理进行探讨。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标准对该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试验鉴定,设计1对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其16S rDNA并测序鉴定;根据该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设计了12对引物扩增其基因组上耐药基因。细菌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为一株肠球菌,PCR扩增出大小为1465 bp的目的片段,药敏试验显示该株细菌耐受多种抗生素,PCR扩增其耐药基因发现存在ant(6)-iv、OXA-10、tetM、CTX-M-1、TEM基因。最终鉴定该株细菌为一株肠球菌,耐药基因的存在是其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地区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1个规模化养鸡场分离鉴定的40株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分别检测分离菌株中的核糖体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在40株粪肠球菌中,80%以上为多重耐药菌株,有4株猪源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其中有2株表现为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64 mg/L),且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同时表现为高度耐药(MIC>2 048 mg/L)。从耐药表型和核糖体分型共同分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现多重耐药性严重,同一核糖体型菌株的耐药表型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合革兰氏染色及16S rRNA分子鉴定,对分离自红原县的17份牦牛粪便样中的肠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及PCR扩增,从牦牛粪便样品中分离出8株疑似肠球菌,分离菌的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均产生1 500 bp特异性条带。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8株疑似肠球菌中,6株为粪肠球菌,2株为屎肠球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粪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7%~100.0%,屎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2%~99.2%,说明牦牛源肠球菌在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运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受性较高,2株屎肠球菌中,11-1-2菌株表现为5重耐药,且该菌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主要表现为3重耐药,药敏结果提示牦牛源肠球菌耐药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9例有腹泻症状的病犬分离菌株并进行16S rDNA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分离得到12株菌株,经鉴定有8株大肠杆菌、3株绿脓杆菌和1株粪肠球菌。药敏试验显示,12株分离菌对临床常用的3大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率较高。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_(TEM)和bla_(SHV)检出率均为100%;ESBL-抗生素耐药基因bla_(CTX-M-8)的检出率为83.3%。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Ⅱ、aac(6’)-Ib、aacC2检出率分别为100%、66.7%、41.7%。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和qepA的检出率分别为83.3%、58.3%。因此,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均表明犬腹泻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3大类药物均已产生耐药性,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宠物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在乌鲁木齐市多家宠物医院、警犬基地、犬养殖基地采集宠物(犬和猫)直肠粪样449份进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PCR方法检测11种耐药基因。结果分离鉴定出宠物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共计123株,其中粪肠球菌81株,屎肠球菌42株。宠物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呈不同程度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仅部分屎肠球菌对亚胺培南表现耐药。检出aac(6′)/aph(2″)、aph(3′)-Ⅲ、tetM、tetA和optrA耐药基因;其余被检耐药基因未检出。耐药粪肠球菌以同时携带aac(6′)/aph(2″)+aph(3′)-Ⅲ+tetM耐药基因为主;耐药屎肠球菌以携带tetM耐药基因为主。宠物源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均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最严重、对应耐药基因检出率也最高。建议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耐药性结果进行合理用药,并持续加强对宠物源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1.
动物源粪肠球菌对7种抗生素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动物源(牛、羊、猪、鸡)粪肠球菌分离株对7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包括耐药表型及相关的耐药基因),采用药敏纸片法、浓度稀释法和VITEK-AMS全自动药敏法3种不同的方法,根据CLSI(2007)判定标准,检测40株分离株的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I)、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mefA)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表型耐药率分别为:60.0%(24/40),57.5%(23/40),52.5%(21/40),67.5%(27/40),60.0%(24/40),55.0%(22/40),本试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耐药基因aac(6’)/aph2’’,ant(6)-Ⅰ,aph(3’)-Ⅲ,tetM,ermB,TEM的检出率分别为:55%(22/40),55%(22/40),25.0%(10/40),42.5%(17/40),50.0%(20/40),45.0%(18/40);未检测到mefA,vanA,vanB,vanC基因的菌株。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分离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从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角度均可证实分离株粪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鉴定一株分离自西藏山南病死牦牛的病原菌并了解其耐药特性。本次试验利用生化试验、PCR扩增试验对该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药敏试验了解该菌株的耐药情况并利用动物试验来测试枯草芽孢杆菌对肠球菌导致的腹泻的治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生化试验、PCR测序结果确定属于肠球菌属。此外,药敏结果显示该肠球菌仅对β-内酰胺类的氨苄西林、苯唑西林表现出固有耐药,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万古霉素等表现出敏感,由动物试验看出,枯草芽孢杆菌对肠球菌导致的家兔腹泻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次试验将对今后肠球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以北京市某宠物医院门诊就诊犬、猫作为采样对象,采集犬、猫自然排出的粪便作为样品,共得到样本32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和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肠球菌的鉴定;对分离鉴定的菌株进行8类11种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进行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高水平链霉素耐受的检测试验,对受试肠球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进行分析。共得到菌落形态及生化特性不同的非重复的肠球菌318株,其中粪肠球菌(49.06%)和屎肠球菌(29.87%)分离率较高。受试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高水平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94%和43.40%,对四环素(78.62%)、红霉素(67.30%)和奎诺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43.71%)较高,对替加环素全部敏感,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非耐药率也很高(均为98.74%)。受试肠球菌对1类到7类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多重耐药率高达57.23%。耐受4类抗菌药物的数量最多(n=65株)。经分析共得到44种不同的耐药谱,以耐受4类药物的红霉素-奎诺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谱占比最高(45/318,14.15%)。本研究证实受试的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湖羊场临床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特征,对患病湖羊乳样中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得到3种乳房炎病原菌,共计2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大肠杆菌10株,粪肠球菌4株;耐药试验结果显示,3种病原菌均对左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  相似文献   

15.
细菌鉴定是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能够高效鉴定细菌。为了快速监测五家养殖场来源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临床耐药特征,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快速鉴定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并对其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MALDI-TOF MS实现了对临床分离菌株(31株大肠杆菌和34株肠球菌)的快速鉴定;鸡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羊和牛。其中,鸡源的大肠杆菌均对四环素(100%)和氨苄西林(91.67%)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对苯唑西林(62.07%)耐药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源细菌临床耐药性表型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与此同时,MALDI-TOF MS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对动物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快速鉴定,值得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新鲜鸡蛋表面屎肠球菌耐药性和万古霉素A(vanA)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在养鸡场收集新鲜鸡蛋,分离蛋壳表面的屎肠球菌,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分离的屎肠球菌进行种属鉴定,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并检测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携带vanA基因的情况。结果表明: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的圆形菌体,符合屎肠球菌的染色和形态特征;从200枚鸡蛋样品中分离到38株屎肠球菌,分离率为19%;分离到的屎肠球菌对14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谱广,最多发现8重耐药菌;在5株耐万古霉素的菌株中检测到了vanA基因。说明新鲜鸡蛋蛋壳表面的屎肠球菌对抗生素耐受性较高,对屎肠球菌特别是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监测具有公共健康意义,需要进一步调查以评估食源性传播给人类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从拉萨市病犬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株细菌的种属及耐药性,试验采用了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及药敏试验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经16S rRNA PCR鉴定为粪肠球菌,仅对多黏菌素B和利奈唑胺表现高度敏感,对其他28种抗生素均表现耐药。说明从犬中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极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黑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18年11月贵州某动物园中黑叶猴出现死亡,为调查其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黑叶猴的肺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及分离株的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鉴定以及16S r RNA的PCR鉴定,该分离株为鸟肠球菌,将其命名为GZ1811;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结果显示,GZ1811株与GenBank中鸟肠球菌的一致性为100%;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解剖可见其肺脏有散在出血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等药物耐药。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呈阳性,表明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一致。本实验为黑叶猴鸟肠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调查四川地区兔场中粪肠球菌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以四川多个地区兔场分离鉴定的79株粪肠球菌为研究材料,开展分离株对恶唑烷酮类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运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中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c、poxtA和optrA。结果显示,在分离出的79株粪肠球菌中,有19株对利奈唑胺耐药(MIC≥2mg/L),耐药率为24.05%。PCR结果表明,有16株含有optrA基因,其余基因未检出。16株携optrA基因粪肠球菌分为13个ST型,其中分离自峨眉山市某兔场的CSC1菌株可能是一个新的ST型。结论:兔源粪肠球菌对恶唑烷酮类耐药率为24.05%,由optrA基因介导,optrA基因在粪肠球菌中检出率为20.25%,兔场与兔场之间分离的菌株之间存在密切进化关系,耐药菌株的广泛交流可能造成多重耐药基因optrA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吉林地区宠物源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和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在宠物源肠球菌中的流行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来自长春市和吉林市4家宠物医院的200份宠物肛门拭子样品,利用肠球菌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利用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1类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利用PCR检测酰胺醇类耐药基因fexA、fexB和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cfr、optrA,并对携带optrA基因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到96株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宠物源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沃尼妙林、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严重,耐药菌株分别占87.5%、76.0%、72.9%、65.6%和55.2%,其次对环丙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利福平耐药的菌株分别占33.3%、24.0%、20.8%和12.5%,对氟苯尼考耐药的菌株相对较少,占5.2%,检测到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未检测到对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PCR检测到3株同时携带optrA及fexA耐药基因的粪肠球菌,且其均呈多重耐药性。对携带optrA基因肠球菌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3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