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以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可扩增336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的PCR方法.该方法对987p 、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15株分离自腹泻仔猪的待检菌株进行检测,有3株LT基因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用于ETEC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检测K88~+肠毒素性大肠杆菌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K8 8菌毛结构基因保守序列为靶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 2 0 1bp的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K88菌毛基因的PCR方法。进行了PCR方法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K99+ ,F41 + ,987p+ 参考菌株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 ,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肺疫巴氏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可达 1 0个细菌。用此方法对 1 0株腹泻仔猪粪便分离物进行检测 ,结果有 2株阳性 ;与血清学检测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 ,可用于临床K88+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利用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LT-A、ST-1毒素基因和肠沙门菌的iroB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能同时检测ETEC和肠沙门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多重PCR扩增出了预计的PCR产物,本方法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达10~10~2CFU/mL,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30份临床可疑腹泻样品进行检测并与生化试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阳性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4种主要菌毛(K88、K99、F41和987p)进行快速检测和分型,建立了检测4种菌毛的多重PCR方法。首先设计合成4对4种菌毛特异性的引物,然后用4种菌毛参考ETEC菌株优化了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88、K99、F41和987p 4种菌毛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01,314,380和459bp。对4种扩增产物分别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均得到与预期一致的2个片段。对各个参考菌株不同组合的检测结果为100%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ETEC性腹泻的辅助诊断及ETEC菌毛抗原分型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以彩色二氧化硅微球(CSN)为载体,快速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菌毛K88ab、K99、987p和F41的新型凝集技术,本研究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将其与菌毛单因子血清偶联制成免疫彩色二氧化硅微球(ICSN),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ETEC菌毛的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ICSN只与携带其对应菌毛的菌株发生反应,与携带其它菌毛的菌株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液的最小检出浓度为1.0×10~6cfu/m L~5.1×10~6cfu/m L;稳定性试验显示4℃保存30 d,ICSN特异性、敏感性无明显变化;双盲样品检测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有助于ETEC菌毛的快速检测和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耐热肠毒素基因(STa、STb)的临床快速诊断方法,试验以已发表的猪ETEC耐热肠毒素基因保守区为目的片段设计合成了2对可扩增182bp和108bp的引物,建立了检测ETEC耐热肠毒素基因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EDL933、猪链球菌、鼠伤寒沙门杆菌和猪肺疫巴氏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11株分离自广东佛山地区腹泻仔猪的待检菌株进行检测,结果STa+5株、STb+2株,其中STa+STb+1株。  相似文献   

7.
利用外源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治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重点简述卵黄抗体的特性、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新生犊牛腹泻的一种主要病原。大多数 ETEC 菌体带有 K_(99)吸着抗原,能促进该菌在犊牛肠道定位繁殖,产生耐热的肠毒素(STa),引起急性腹泻和脱水。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查吸着抗原,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用于诊断会拖延时间,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Whittaker 等(1958)发现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人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O_(127),:B_8),非常实用。Hadad 等(1978)曾描述过一种问接荧光抗体技术筛选犊牛粪便 ETEC。由  相似文献   

9.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陆桂平等,以K88~+菌毛结构基因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长201bp的目的片段引物,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K88菌毛基因的PCR方法。进行了PCR方法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K99~+、F41~+,987P~+参考菌株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
牛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多重PCR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tic E.coli,ETEC)的毒力因子F41菌毛、K99菌毛和STa肠毒素的编码基因来检测和鉴定ETEC。试验中对影响PCR扩增的dNTP、Mg^2+、引物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以此建立同时检测ETEC多个毒力因子的多重PCR方法。用该方法对分离于犊牛腹泻和犊牛肠毒血症的7株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2株为F41、K99和STa阳性,4株为F41、STa阳性,1株为K99STa阳性。这与玻片凝集试验检测菌毛的结果一致。试验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鉴定和检测牛ETEC菌株。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针对一些大型养猪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r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分离株的特异性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试验对从这些养殖场分离的ETEC分离株菌毛基因类型进行了PCR鉴定,纯化该分离株的菌毛蛋白免疫蛋鸡制备IgY,对该IgY的效价、特异性和体外抑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K88和987p 两种菌毛基因,纯化后的分离株菌毛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经3次免疫后产生的IgY对K88和987p全菌和菌毛的效价可达到1:64 000,分离株菌毛IgY能特异地与K88和987p反应,与K99、F41无交叉反应,5 mg/mL分离株菌毛IgY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检测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菌毛(K88和K99)和毒素(STa)基因,本研究设计合成了针对K88、K99和STa基因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K88、K99和STa基因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K88、K99和STa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ss、K99和STa基因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37 bp,314 bp和166 bp;此外,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致幼畜腹泻ETEC的检测提供了快速准确方法.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实验室分离的23株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2株为K99/STa阳性,1株为STa阳性.  相似文献   

13.
1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新生仔猪腹泻最为常见的病原。ETEC菌株引起疾病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菌株在小肠内的吸附、增殖和定植的能力以及产生肠毒素的能力。能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ETEC菌株可产生热敏感的肠毒素(LT)或两种热稳定的毒素。定植因子决定了大肠杆菌在动物肠道定植的能力。如果能发生细菌定植,则产生的毒素会引起腹泻,其可与黏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定植于黏膜。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所研制的抗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粘附素K_(88)、K_(99)、987P和F_(41)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44株中的7株,建立了检测以上粘附素抗原的单抗诊断试剂,并确定了以4单抗和3单抗夹心ELISA为特征的检测大批量临床样品的诊断方法与程序,对1038例自然发生下痢仔猪粪样ETEC粘附素的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方法与程序,具有敏感、准确、快速和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t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1,7]。ETEC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肠毒素和黏附素性菌毛等两类毒力因子共同构成[2],其主要的致病环节是ETEC  相似文献   

16.
郭乐  李敏  王玉炯 《中国猪业》2009,4(1):50-53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家畜中,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引起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ETEC肠毒素基因和菌毛蛋白(黏附素)基因对于ETEC的致病性起主要作用。除了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结合多糖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外,新近出现的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概述并评价了各类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疫苗.并简要介绍了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疫苗最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对动物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TEC)的一种新型菌毛 (F1987)进行了相应基因的定位研究 ,通过对表达该新型菌毛 (F1987)相应 ETEC菌株的培养、质粒提取、对大肠杆菌受体菌株 DH5α的转化及阳性转化子筛选与相应菌毛表达的检定等 ,初步表明该新型菌毛 (F1987)的基因定位于质粒上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检测方法,根据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K88)和毒素(STa和LT)基因分别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对K88、STa和LT基因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K88、STa和LT的三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88、STa和LT基因的扩增产物分别为499 bp,190 bp和373 bp;此外,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实验建立的三重PCR方法为致幼畜腹泻ETEC的检测提供了快速准确方法。用所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对实验室从临床腹泻样品中分离的120株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9株为K88/LT/STa阳性,14株为K88/LT阳性,21株K88/STa阳性,13株LT/STa阳性,8株K88阳性,2株LT阳性,12株STa阳性。  相似文献   

19.
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腹泻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尽管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大肠杆菌是其主要病原已经明确.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肠毒素ST1、ST2、LT1以及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相应毒力因子的PCR方法.通过对已知毒力型参考菌株的扩增,证明了所建立的PCR方法能够特异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HPI+大肠杆菌.采集临床110例仔猪腹泻病例的直肠棉拭子样品.接种LB肉汤于37℃增菌培养4 h~6 h后,运用所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55例(50%)为HPI+大肠杆菌感染,9例(8.18%)为HPI+大肠杆菌与ETEC混合感染,7例(6.37%)为ETEC感染.通过与细菌分离后鉴定的比较,证明该诊断方法具有速度快、检出率高的特点,适合于临床活体检测.  相似文献   

20.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foli,ETEC)是引起牛腹泻症的重要病原之一,给我国畜牧业带来了极大危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