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枯草芽孢杆菌拮抗2种病原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中微丝的影响。将枯草芽孢杆菌及上述2种病原菌加到Caco-2细胞上,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标记细胞微丝,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微丝调节蛋白Rac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正常Caco-2细胞内微丝呈散在的平行排列;加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微丝呈小区域聚集;加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后细胞微丝重排聚集在细胞中央放射状分布或分布紊乱;单独加枯草芽孢杆菌后细胞微丝排列方式变化不大;同时分别加2种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后,大部分的细胞内微丝排列整齐,只是在少部分细胞内存在微丝的聚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使细胞微丝调节蛋白Rac1的表达显著上调,而枯草芽孢杆菌则可抑制病原菌对Rac1的影响。本试验证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影响细胞微丝的表达和分布;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培养上清液可抑制病原菌的这种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卵黄抗体(IgY)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LISA试验发现鸡抗肠炎沙门氏菌或抗鼠伤寒沙门氏菌卵黄抗体(IgY)具有很高的特异活性。用冻干的卵黄水溶性组分制成的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IgY粉末分别含有15.5%和10%的特异性IgY。抗肠炎沙门氏菌IgY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有53.3%的交叉反应,抗鼠伤寒沙门氏菌IgY与肠炎沙门氏菌有42.4%的交叉反应。曾有报道证明沙门氏菌特异性IgY可以抑制沙门氏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肠炎沙门氏菌在含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IgY的培养基中培养4—6小时的生长速率比对照组少4倍。通过细菌计数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含有特异性IgY培养基中培养6个小时后的数量比对照组少l.6cfu/ml。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电镜技术对IgY的特异结合活性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沙门氏菌特异性IgY能够结合沙门氏菌表面的抗原上,并导致细菌表面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 typhimurium)黏附素基因表达及黏附能力的影响,为畜禽养殖中缓解沙门氏菌的感染提供基础。以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了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能力的影响和黏附素STM0306基因表达的调控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XOS显著降低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P<0.05);qRT-PCR结果表明,XOS处理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素基因STM0306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XOS处理后,鼠伤寒沙门氏菌培养基的pH显著降低(P<0.05),Mg2+浓度显著提高(P<0.05)。说明,XOS可能通过调控菌液的Mg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PhoP/PhoQ调控系统,进而抑制其下游基因STM0306表达,从而降低细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荧光染料对苜蓿原生质体染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4号(Madicago sativa L.‘Gannong No. 4’)愈伤组织酶解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FDA、罗丹明B、罗丹明6G、吖啶橙和DAPI共5种荧光染料对原生质体进行染色效果比较,以期为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细胞核计数及原生质体融合过程的观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FDA、罗丹明B、罗丹明6G和吖啶橙均可使紫花苜蓿原生质体清晰染色,可用于细胞融合时亲本原生质体的标识。FDA是检测原生质体活力的理想染料;吖啶橙和DAPI可对细胞核进行特异性染色,可用于融合时细胞核的观察和计数,前者还可用于检测融合细胞的活力。通过对异源融合体的鉴别及其活力的测定,为摸索融合条件和融合细胞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两歧双歧杆菌对仔猪肠道病原菌的抑菌机理,通过两歧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进行6、12、24、48h共培养,判断抑菌效果并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在体外对仔猪肠道3种病原菌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病原菌并不影响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见,两歧双歧杆菌不能与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发生共凝集现象。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毒力岛及其Ⅲ型分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族。菌型繁多,迄今世界已发现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具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生长繁殖。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物中能生存数月。加热60℃30 min可灭活,5%石炭酸或1:500L汞于5min内即可将其杀灭。沙门氏菌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根据菌体抗原结构分为A、B、C、D、E……等34个组,再根据鞭毛抗原的不同鉴别组内的各菌种或血清型。在沙门氏菌中,有些仅对人类有致病性,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甲和丙)等;有些是动物和人类的共同致病菌,如副伤寒乙沙门氏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有些仅对动物有致病性如鸡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主要属于A、B、C、D、E5组,其中除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外,以B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组的猪霍乱沙门氏菌、D组的肠炎沙门氏菌及E组的鸭沙门氏菌等10多个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研究嗜酸乳杆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ATCC 25922、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肉鸡不同肠段粘液糖蛋白的粘附性能,探讨嗜酸乳杆菌对四种病原菌的粘附排斥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肠道部位,嗜酸乳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能力不同,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各肠段粘液上的粘附性能相近;在相同的肠道部位,所试菌与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能力有差异,其中嗜酸乳杆菌的粘附作用最强;嗜酸乳杆菌对所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排斥作用,其中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粘附排斥较强,而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则较弱.  相似文献   

8.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研究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及其对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抑制性能。采用荧光标记法评价这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并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检测其对上述2株病原菌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除了乳酸乳球菌外,其他乳酸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均高于这2株病原菌,且黏附率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肠球菌>致病菌>乳球菌。2)来源于健康鸡肠道的乳杆菌与分离于人肠道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食果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fructivorans)的黏附率接近。3)大部分乳酸菌菌株能通过置换作用抑制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结果提示,这几株乳酸菌对肠上皮细胞均有较高的黏附率,尤其是乳杆菌,且它们的黏附有菌属特异性。乳酸菌抑制上述2种病原菌的黏附主要通过置换方式,但没有菌属特异性,且与其自身的黏附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家禽沙门氏菌的特点与防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2000多个血清型,且不断有新的血清型发现。有的沙门氏菌专对动物致病,有些专对人致病,还有些对人和动物都能致病“。。沙门氏菌感染已引起养鸡行业的广泛关注,家禽沙门氏菌感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危害家禽健康的沙门氏菌感染(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另一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沙门氏菌感染,即副伤寒沙门氏菌,如: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鸡养殖中禽霍乱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鸡只出现急性败血症和机体炎症反应等,慢性型感染会导致鸡只出现皮下及机体内脏器官、关节等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禽霍乱疾病在鸡养殖全年均会出现,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更高。禽霍乱疾病在急性爆发的情况下病死率相对较高,同时短期内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鸡养殖户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对鸡禽霍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18.
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与其他DNA分子标记相比较,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 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易于检测、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在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绘制系统发生树、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疾病诊断及血缘关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微卫星标记 及其在羊品种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锌硒对后备猪繁殖性能及仔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锌硒对后备公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在2月龄公母猪和哺3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锌和硒,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母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