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检测确定2019年5月河南某规模化猪场一栋保育仔猪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送检的发病猪关节液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通过细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及猪链球菌gdh基因PCR扩增,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分型引物对该菌株进行PCR扩增分型鉴定及软件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14型,与猪链球菌JS14株(GenBank登录号:CP002465.1)同源性为100%。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同时携带有epf、mrp、sly、fbps、orf2毒力基因,属于高致病性菌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也证明该菌株是一株高致病性猪链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高度耐药,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对该菌株进行5大类24种耐药基因检测,该菌株同时携带有blaTEMaadA1、strA、strB、aacC2、aphA1、tet(B)、gyrA、parC、sul2耐药基因。该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猪链球菌14型流行特点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猪链球菌14型临床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天津市某猪场保育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将猪场一头发病猪扑杀,无菌采集病料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对分离的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8型,命名为TJS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TJS31株对8种受试药物耐药,4种受试药物中介,1种受试药物敏感。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TJS31株经腹腔接种昆明小鼠,24 h内可以引起小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呼吸急促、发抖、运动迟缓、死亡等,LD50为1.8×108 CFU/mL。毒力基因检测发现TJS31的毒力基因型为sly+/gdh+/orf2+/gapdh+,不携带mrp、epf和fbps基因。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猪链球菌病病原的生物学资料,为猪链球菌8型的防控提供了依据,也为深入开展猪链球菌8型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广西玉林某猪场猪连续发生多起保育猪突然死亡病例,为确诊该猪场猪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对发病猪场进行采样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gdh基因PCR扩增、血清型和7个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以及耐药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从两头病死猪中各分离出1株细菌,在TSB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大小一致的圆形菌落,初步鉴定为革兰阳性链球菌,分别命名为GXYL-F1、GXYL-N2。经猪链球菌特异性基因gdh及血清型引物鉴定,两分离株均为9型猪链球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两分离菌株均可发酵水杨素、麦芽糖、M.R.和七叶苷。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gdh、fbps、sao、sbp2'和orf2均为阳性,mrp、epf、sly基因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分离株均对新霉素、链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磺胺嘧啶这9种药物呈耐药性,此外分离菌株GXYL-F1还对恩诺沙星耐药。两分离菌株均扩增出耐药基因aadA1、qnrB、qnrS。表明该猪场保育猪突然死亡是由9型猪链球菌引起。上述研究结果为该猪场制定9型猪链球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了解猪链球菌流行血清型多样性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4,(6):936-941
通过对山西某猪场发病猪组织器官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以确定病原微生物以及其毒力强弱。主要从发病猪的关节液、肝脏、心脏、脾脏等器官内采集病原菌经过培养、镜检、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后,用PCR方法通过扩增gdh基因和16SrDNA基因,16SrDNA测序后与国内外一些地区分离株的同源性比对,MLST(aroA、cpn60、dpr、gki、mutS、recA、thrA)分型研究、血清学分型以及mrp,ef,sly 3对毒力基因的扩增分析,结果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SXZ-1株),16SrDNA序列与国内外部分地区菌株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100%。MLST型为ST7型,具有强致病性(mrp+ef+sly+),表明山西存在ST7型强毒2型猪链球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测确定2019年5月河南某规模化猪场一栋保育仔猪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送检的发病猪关节液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通过细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及猪链球菌gdh基因PCR扩增,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分型引物对该菌株进行PCR扩增分型鉴定及软件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14型,与猪链球菌JS14株(GenBank登录号:CP002465.1)同源性为100%。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同时携带有epf、mrp、sly、fbps、orf2毒力基因,属于高致病性菌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也证明该菌株是一株高致病性猪链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高度耐药,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对该菌株进行5大类24种耐药基因检测,该菌株同时携带有bla_(TEM)、aadA1、strA、strB、aacC2、aphA1、tet(B)、gyrA、parC、sul2耐药基因。该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猪链球菌14型流行特点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猪链球菌14型临床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病死犊牛的细菌性病原,本研究采用常规细菌分离、PCR及生化鉴定方法从采集的病牛组织中分离并鉴定病原菌,采用PCR方法对其系统进化分群、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经腹腔注射菌液进行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及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死犊牛的肺脏分离鉴定出的2株大肠杆菌(E1和E2)分属于A群和B1群;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株分离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哌酮、美罗培南、链霉素、妥布霉素、多西环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替考拉宁、克林霉素耐药;且2株分离菌均检测到β-内酰胺类的blaTEM、喹诺酮类的aac(6’)-Ib、gyr A共3种耐药基因以及crl、csgA、fimH、pap、motA、hlyE、iucD、omp A、espA、Lux S、fyu A、pta共12种毒力基因;分离菌株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表现较强的多重耐药现象;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1菌株感染小鼠在32 h...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采集疑似链球菌感染病死的猪肺脏和关节液,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通过镜检、16S rRNA序列测定分析、分子分型、动物实验鉴定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用药敏试验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并利用PCR检测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结果可知,从8个养猪场的10份肺脏和关节液中共分离到10株菌,经16S rRNA序列比对和血清分型,10株分离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9型7株,1型1株,其余2株为猪豕链球菌和猪生殖道链球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JXNC1906、JXJJ1904和JXNC1904的毒力较强;毒力基因检测显示,JXNC2103可检出6种毒力基因,JXNC2011株只检出mrp毒力基因,毒力型mrp+ef-gdh+sly+mmum+Orf2+2株、mrp-ef+gdh+sly-mmum+Or...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72-277
为了解吉林省猪链球菌的流行情况,从屠宰场采集的猪咽拭子和鼻拭子样品中分离鉴定猪链球菌,并进行菌株血清型、基因型和毒力表型的鉴定,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猪链球菌104株,其中29株鉴定为血清2型、9型和1型等几种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其他75株不属于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血清2型的菌株中,2株经鉴定为ST1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并经动物试验鉴定为强毒菌株;其他菌株均为ST28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具有中等毒力。血清9型的菌株,均为mrp-epf-sly-毒力型,动物试验鉴定均为强毒菌株。根据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结果,98%的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总体分析,从屠宰场分离的猪链球菌强毒菌株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菌株多重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2018年3月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猪的病原,本研究对发病猪进行采样和细菌分离,并对细菌进行了PCR鉴定、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小鼠致病力分析。结果发现:在该场4份发病猪组织中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SS2)、猪链球菌9型(SS9)菌株各2株,MLST分析显示分离的SS2菌株属于ST7,SS9菌株属于ST243,SS2、SS9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表现型分别为mrp^+epf^+sly^+orf2^+sao^+fbps^+gdh^+和mrp^-epf^-sly^-orf2^+sao^-fbps^+gdh^+。动物试验显示其中3株猪链球菌分离菌株对BALB/c小鼠有较强致病力。研究结果为该养殖场猪链球菌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某猪场猪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并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16 S rDNA测定及致病性、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从病死猪分离到1株9型猪链球菌,与GenBank收录的9型猪链球菌GZ0565同源性高达99.9%。毒力因子检测为cps9H~+ orf2~+ gdh~+ fdps~+毒力型,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为强毒株。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头孢哌丁等药物高敏,对苯唑西林、氨曲南、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等药物完全耐药,存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研究表明,此次疫情由9型致病性猪链球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9型猪链球菌广东分离株毒力因子基因型、基因变异和进化情况,本试验采集发病猪脑脊液、关节液、脾脏、肝脏、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采用PCR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及部分毒力基因,对cps9D、gdh、gapdh与orf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菌镜检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中呈β溶血,可发酵大多数糖类,能成功扩增cps9D基因,含重要的保守基因gdh及毒力基因gapdh和orf2,表明分离菌株为9型猪链球菌。分离菌株cps9D、gdh、gapdh、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国内外参考菌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9%~100.0%、98.6%~99.8%、98.7%~99.6%和95.5%~99.9%,说明分离菌株与国内外其他9型猪链球菌毒株核苷酸同源性都较高,且与国内外的流行毒株基本一致,未发生太大的变异。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株与国内外来源不同的猪链球菌分离株同源性高,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0,(3)
从河南省豫东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群发生疫情的病死猪脑组织分离得到一株细菌,通过对该株细菌纯化鉴定、血清型分型鉴定、致病性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株细菌鉴定为2型猪链球菌,毒力较强,为携带胞外因子epf基因、溶血素sly基因、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基因的3个毒力基因的强毒力菌株;该菌株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等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携带有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trB。该研究对临床防控猪链球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罹患肺炎型猪链球菌病的仔猪气管中分离出1株猪链球菌强毒株,命名为SS2011GZ,经PCR鉴定为血清1型。斑马鱼攻毒试验测得该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09×104 CFU/mL,有较强毒力;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毒力基因型为mrp+gdh+epf+sly+fbps-sao-,存在19个基因岛,24种耐药基因,共线性分析发现该菌株基因有大量重排、倒位、插入、缺失,基因发生树中处于独立的分支。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猪链球菌1型为强毒力株,基因共线性较差,存在大量特殊基因和耐药基因,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四川猪链球菌Ⅱ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Ⅱ型是导致许多国家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90年代晚期江苏发生猪链球菌Ⅱ型感染以来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最近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猪源人畜共患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从病死猪的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三株猪链球菌分离株,经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最终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通过对其毒力因子进行鉴定.结果发现MRP和EF均为阳性。进一步的药敏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Ⅳ、羧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肤肟等抗菌药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江西省某规模猪场仔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毒力特性,本试验将病猪剖杀,采取脑脊液和关节液在血平板上划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将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基因血清分型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毒力基因(gdh、orf2、fbps、sly、epf、mrp)检测和药敏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形成灰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有草绿色狭窄溶血环的光滑型圆形细小菌落,镜检呈散在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短链球菌,结合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基因血清型分型,确定其病原为2型猪链球菌,命名为JMS2。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JMS2主要毒力因子分布为gdh+/orf2+/fbps+/sly-/epf-/mrp-,预示JMS2可能不是强毒力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JMS2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敏感,但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耐药。本研究对临床防控猪链球菌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病猪体内分离、鉴定猪链球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对红霉素耐药的猪链球菌,用双纸片法确定耐药株的耐药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红霉素耐药的基因ermb/mefA。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为cMLS表型,即同时对克林霉素耐药。在3株红霉素耐药株中扩增到ermb基因,其余未能检测到ermb或mefA基因。  相似文献   

17.
猪源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生化试验、药敏试验、PCR分型、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及动物试验对分离的猪源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血清型和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从不同省份猪链球菌病疑似病例猪的心血、肝、淋巴结、脑和关节液组织分离出97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对13种抗菌素的耐药谱不同,但对先锋霉素V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5%。通过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和分型,确认26株为猪链球菌,其中1株为1型,16株为2型,4株为7型,没有9型,另5株为其它型。进一步对1型、2型和7型猪链球菌mrp、epf和sly3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PCR检测。动物试验表明能100%致死小白鼠的猪链球菌基因型均为epf^+mrp^+sly^+2型猪链球菌,1株2型和1株7型猪链球菌均能复制出典型的猪链球菌病例。  相似文献   

18.
旨在调查2021年重庆地区屠宰场表观健康猪群中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耐药和毒力特征,为制定该地区猪链球菌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以2021年重庆地区屠宰场表观健康猪扁桃体样品为试验材料,分离猪链球菌并对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斑马鱼毒力试验,分析猪链球菌的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21年5—6月于重庆屠宰场共采集表观健康猪扁桃体154份,检出猪链球菌阳性样本80份(51.95%),从中分离到菌株87株;主要血清型分别为16型(16.09%,14/87)、9型(9.20%,8/87)、4型(8.05%,7/87),而血清2型检出率较低,占比4.60%(4/87)。分离株对林可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7/87)、95.40%(83/87)、93.10%(81/87);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9.77%(52/87);对利奈唑胺、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75%(5/87)、5.75%(5/87)、0(0/87)、0(0/87);96.55%(84株)的菌株对3类及以上的抗菌药耐药,属于多重耐药菌株。选取19...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广东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广东韶关某猪场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3株链球菌,对这3株链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形态、染色、生化特性均符合猪链球茵的特点,测序后Blast同源性分析,证实3株菌株均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2型Cps2J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预期的459bp大小的目的片段。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3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敏感,对21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猪源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科学防控提出建设性建议,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猪源链球菌病发病特点及分析研究工作,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的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猪链球菌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三种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46株猪源链球菌,阳性率为24.9%;分离株对小鼠均具有高致病性,存在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不同阶段生猪的链球菌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