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旨在从鸭肝脏组织中克隆鸭β-防御素10(AvBD10)基因,并在原核表达重组鸭AvBD10蛋白,研究重组鸭AvBD10蛋白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试验采用RT-PCR法,从鸭肝脏组织中扩增鸭AvBD10基因,测定该基因在鸭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将鸭AvBD10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duck AvBD10,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利用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重组鸭AvBD10蛋白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鸭AvBD10 cDNA大小为169bp,编码55个氨基酸残基,与鸡AvBD10氨基酸同源性为85.5%.该基因仅在不同日龄鸭肝脏与肾脏组织中大量表达.重组鸭AvBD10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0 ku,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4%.重组鸭AvBD10蛋白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抗菌活性.结果,从鸭肝脏组织中扩增了鸭AvBD10基因,该基因仅在不同日龄鸭肝脏与肾脏组织中大量表达.重组鸭AvBD10融合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该重组蛋白对温度和酸碱度有很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鸭β-防御素4cDNA的克隆、表达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克隆与表达鸭β防御素4(AvBD4)基因及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检测其在鸭脏器组织中的分布.采用RT-PCR方法从鸭法氏囊组织中扩增到鸭AvBD4,其cDNA大小为171 bp,编码56个氨基酸.经同源性分析,鸭AvBD4与鸡AvBD4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73.2%.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EcoR Ⅰ和Sal 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duck AvBD4.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于37℃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重组鸭AvBD4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ku,与预期大小一致.该重组蛋白经纯化后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显示,重组鸭AvBD4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11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在高盐离子条件下,重组鸭AvBD4蛋白仍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作用.此外,该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极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到该基因在鸭组织器官中表达局限,仅在盲肠扁桃体、脾脏和法氏囊中表达.  相似文献   

3.
鹅β-防御素基因克隆与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鹅的骨髓细胞中扩增到禽p-防御素(AvBD)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大小为201 bp,编码66个氨基酸.经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鸡AvBD5的同源性最高,达84.8%.因此,将其命名为鹅AvBD5.进一步将该基因定向插入到pGEX-6p-1的EcoR Ⅰ和...  相似文献   

4.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周财源等采用RT-PCR方法,从鹅的骨髓细胞中扩增到禽β-防御素(AvBD)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大小为201bp,编码66个氨基酸。经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鸡AvBD5的同源性最高,达84.8%。因此,将其命名为鹅AvBD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鹅β-防御素1(AvBD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初步尝试探寻其抗肠炎沙门菌的作用机理,利用RT-PCR方法从鹅骨髓组织中扩增到鹅AvBD1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goose AvBD1.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于37℃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重组鹅AvBD1蛋白在原核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1 ku).该重组蛋白经纯化后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显示,鹅AvBD1基因cDNA片段大小为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残基.经相似性分析发现鹅AvBD1氨基酸序列与鸵鸟AvBD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7.1%,而且重组鹅AvBD1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12种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抑菌作用.高盐离子浓度显著降低重组鹅AvBD1蛋白的抗菌活性,且该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极低.试验表明,肠炎沙门菌确实会诱导鹅AvBD1基因在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说明鹅AvBD1起到了抗肠炎沙门菌感染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有可能与TLR4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6.
鹌鹑β-防御素1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体内分布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鹌鹑β-防御素10 (AvBD10)体外抗菌活性及检测其在鹌鹑脏器组织的分布,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从鹌鹑肺脏组织中扩增到鹌鹑AvBD10,经序列同源性分析,鹌鹑AvBD10与鸡AvBD10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83.8%).将该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鹌鹑AvBD10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31ku.该重组蛋白经纯化后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鹌鹑AvBD10重组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采用定量RT-PCR法检测到AvBD10在鹌鹑脏器组织中广泛表达.  相似文献   

7.
鸡β-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采用RT-PCR法,分别从鸡肝脏和舌组织中扩增到鸡β-防御素(Gallinacin,Gal)Gal-6、Gal-8与Gal-9基因,经序列测定表明,Gal-6、Gal-8和Gal-9大小分别为201、204和201bp,其成熟肽分别由67、68和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组织表达分析表明,Gal-6基因在鸡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广泛地表达,在鸡皮肤、舌、心脏、小肠、胸肌、肝脏、肾脏、法氏囊、脾脏和胰腺中表达量较高;在肺脏、睾丸和骨髓中也有一定量表达。相比之下,Gal-8在鸡体内的表达较为局限,Gal-8基因仅在舌、小肠、肺脏和肝脏中大量表达。Gal-9基因在鸡体内组织中分布也较广泛,在舌和小肠中大量表达,在气管、肺脏、肝脏、肾脏、骨髓和胸腺有少量表达。  相似文献   

8.
根据鸡的Myostat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Myostatin基因的5′-调控区,克隆并测序后获得了1.3kb片段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序列比较发现,鹅Myostatin基因的该调控序列与鸭同源性为94.8%,与鸡同源性为69.2%,而与小鼠仅为14.3%。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确定了其启动子和转录起始位点,发现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4bp处存在1个TATA盒,-77bp处存在1个CAAT盒。还发现在该片段中包含5个E框、2个MEF2结合位点、1个MSX2盒和1个MTATA盒等肌肉特异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采集鹅肝脏、胸肌、腿肌、心脏、肺、肠、肾和脑等8种组织并提取总RNA,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了Myostatin基因mRNA在8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只在胸肌和腿肌中表达,而在其他几种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  相似文献   

9.
Clock和Per2为两个重要的节律基因,在调节昼夜节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弄清节律基因Clock和Per2在鸭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Clock和Per2两基因在鸭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肝脏、胸肌、腿肌,以及不同大小的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lock和Per2两基因在所检测的几种组织和卵泡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而且两基因在组织中表达量高低水平变化趋势一致。提示,Clock和Per2两基因可能共同调节鸭昼夜节律。本研究为鸭Clock和Per2基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讨人工感染鸭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对绍鸭β-防御素(avian β-defensins,AvBDs)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5只20日龄SPF绍鸭,随机分为攻毒组(27只)和对照组(18只),攻毒组采用滴鼻点眼的途径(108.38 EID50)接种鸭源NDV强毒株(Md/CH/LGD/1/2005),对照组接种磷酸盐缓冲液。在攻毒后24和48 h,从对照组及攻毒组各随机取6只鸭屠宰,分别采集肾脏、肺脏、气管、腺胃、骨髓、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法氏囊9个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样品中9种AvBDs和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剩余鸭每天持续观察,每隔4 d采血1次,直至24 d,检测血清抗体水平;于攻毒后24、48、72和120 h采集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以确定排毒周期。结果表明,感染该NDV毒株后,鸭没有临床发病症状和死亡情况发生;感染后鸭排毒开始于攻毒后第1天,到第5天停止,在攻毒组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中均检测到ND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该NDV能够诱导鸭体内产生抗NDV特异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24 h,部分鸭组织中AvBD1、AvBD2、AvBD5、AvBD6、AvBD9和AvBD16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感染后48 h,AvBD1和AvBD6在部分鸭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感染后48 h法氏囊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脾脏中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感染后24 h的表达量。综上所述,该鸭源NDV毒株感染可诱导绍鸭体内在早期产生天然免疫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与病毒在机体内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旨在克隆鸭胆固醇7α羟化酶1(CYP7α1)基因,并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本研究以樱桃谷鸭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结合RACE技术,对鸭CYP7α1基因的cDNA全长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鸭CYP7α1基因cDNA全长2 351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1 539bp(114~1 652bp),共编码512个氨基酸;鸭CYP7α1氨基酸与鹅的同源性最高(97.5%),其次是鸡(92.8%)、人(67.3%)、猪(66.5%)、兔(65.7%)、大鼠(65.5%)、小鼠(65.5%)和牛(65.1%);经预测鸭CYP7α1蛋白可能含有1个P450超家族结构域;鸭CYP7α1基因在肝脏中呈高丰度表达,在其他9个组织中均未检测到或检测到少量表达,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人工感染鸭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对绍鸭β-防御素(avianβ-defensins,AvBDs)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5只20日龄SPF绍鸭,随机分为攻毒组(27只)和对照组(18只),攻毒组采用滴鼻点眼的途径(108.38 EID50)接种鸭源NDV强毒株(Md/CH/LGD/1/2005),对照组接种磷酸盐缓冲液。在攻毒后24和48h,从对照组及攻毒组各随机取6只鸭屠宰,分别采集肾脏、肺脏、气管、腺胃、骨髓、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法氏囊9个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样品中9种AvBDs和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剩余鸭每天持续观察,每隔4d采血1次,直至24d,检测血清抗体水平;于攻毒后24、48、72和120h采集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以确定排毒周期。结果表明,感染该NDV毒株后,鸭没有临床发病症状和死亡情况发生;感染后鸭排毒开始于攻毒后第1天,到第5天停止,在攻毒组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中均检测到ND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该NDV能够诱导鸭体内产生抗NDV特异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24h,部分鸭组织中AvBD1、AvBD2、AvBD5、AvBD6、AvBD9和AvBD16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感染后48h,AvBD1和AvBD6在部分鸭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感染后48h法氏囊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脾脏中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感染后24h的表达量。综上所述,该鸭源NDV毒株感染可诱导绍鸭体内在早期产生天然免疫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与病毒在机体内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β-防御素Gal-6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鸭、鹅不同组织中扩增了β-防御素基因片段,大小为250bp。选取鸭16个组织和鹅的肝脏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除在肾、皮肤、法氏囊外,其他组织均检测为阳性。经筛选获得重组质粒并测序,从重组质粒中扩增出成熟肽,大小约150bp。克隆的多肽由67个氨基酸组成,分别是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5个氨基酸的原片段、4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BLAST分析表明,鸭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已公布的序列相差1个碱基,鹅基因序列则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以35周龄产绿壳蛋巢湖鸭、产白壳蛋巢湖鸭以及樱桃谷鸭为素材,采集每只鸭的肝脏和输卵管子宫部,提取总RNA进行cDNA反转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样品中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品种、品系间及同一品种不同器官中HO-1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HO-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子宫组织中表达量巢湖鸭极显著高于樱桃谷鸭(P〈0.01)。不同品系间,HO-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巢湖鸭2个品系在子宫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在同一品种内,HO-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子宫组织(P〈0.01)。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猪BLM解旋酶N端、C端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和疾病中的相对表达量,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扩增从江香猪BLM基因N端和C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克隆所获序列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LM基因在猪不同组织及病样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了从江香猪BLM基因N端1 025bp和C端1 300bp序列,与GenBank中猪BLM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123084.1)同源性为100%;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显示,猪BLM基因序列长度为4 316bp,包含4 28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1 4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猪BLM基因氨基酸序列与牛的同源性最高(85%);结构域预测表明,猪BLM基因有DEXDc、HELICc、RQC和HRDC 4个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BLM基因与牛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以心脏为对照,BLM基因在从江香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肝脏、脾脏、心脏、肾脏、小肠和大肠,在睾丸和肺脏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BLM基因在患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肺脏、患白血病鸡肝脏和患鸭瘟鸭肝脏中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0.05),提示BLM基因的变化可能也会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本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畜禽BLM解旋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重大疾病的发生和预防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组鸡β-防御素6基因的表达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骨髓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RT-PCR扩增出鸡β-防御素-6(AvBD6)基因.经克隆测序表明扩增出的cDNA碱基数为204 bp,编码68个氨基酸残基.根据已发现的禽β-防御素和鼠β-防御素-6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鸡AvBD6氨基酸序列与鸡AvBD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62.7%.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表达的重组鸡AvBD6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2 ku.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与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重组鸡AvBD6融合蛋白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有较高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无抗菌活性.重组鸡AvBD6蛋白对上述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31.25μg/mL~250 μg/mL.此外,重组鸡AvBD6蛋白对温度和酸碱度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Akirin2基因在鸭生物体中的功能,本试验通过RT-PCR扩增了鸭Akirin2基因,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其在40日龄北京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鸭Akirin2基因CDS区全长594 bp,编码197个氨基酸,氨基酸水平上与鸡的相似性达99%,其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具有哺乳动物Akirinl和Akirin2氨基酸二级结构域的共同区域;荧光定量结果表明,鸭Akirin2在肌肉和免疫器官脾脏中都有表达.以上结果支持了鸟类Akirin2可能具有与哺乳动物中Akirin1和Akirin2共同功能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Akirin2基因在鸟类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鸭疫里默氏菌吉林分离株JL-RA1OmpA基因(登录号HQ707077)和鸭DuIL-2成熟片段基因(登录号AY193713)为模板,分别设计带有linker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序列大小为1182bp的OmpA-linker基因和序列大小为381bp的linkerDuIL-2成熟蛋白基因。利用SOE-PCR技术,成功构建OmpA-DuIL-2融合基因,片段大小为1551bp。将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ET-OmpA-DuIL-2融合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得到分子量大小约为61 kDa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分析该融合基因同时具OmpA和DuIL-2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猪BLM解旋酶N端、C端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和疾病中的相对表达量,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扩增从江香猪BLM基因N端和C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克隆所获序列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LM基因在猪不同组织及病样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了从江香猪BLM基因N端1 025 bp和C端1 300 bp序列,与GenBank中猪BLM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123084.1)同源性为100%;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显示,猪BLM基因序列长度为4 316 bp,包含4 28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1 4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猪BLM基因氨基酸序列与牛的同源性最高(85%);结构域预测表明,猪BLM基因有DEXDc、HELICc、RQC和HRDC 4个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BLM基因与牛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以心脏为对照,BLM基因在从江香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肝脏、脾脏、心脏、肾脏、小肠和大肠,在睾丸和肺脏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BLM基因在患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肺脏、患白血病鸡肝脏和患鸭瘟鸭肝脏中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0.05),提示BLM基因的变化可能也会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本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畜禽BLM解旋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重大疾病的发生和预防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ApoA5基因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克隆猪ApoA5基因cDNA全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试验以山西马身猪肝脏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与RACE技术,对猪ApoA5基因的cDNA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了ApoA5 mRNA在2个猪种(马身猪和大白猪)中多个组织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猪ApoA5基因cDNA全长1 917 bp,包括1 09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24 bp的3'-UTR和801 bp的5'-UTR;编码区(CDS)共编码364个氨基酸,与牛、马、人、犬、猴、兔、褐鼠和小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7%、80.0%、78.3%、77.5%、76.5%、73.6%、67.1%和66.7%;ApoA5 mRNA除了在肺脏和脾脏中未检测到外,在其他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组织中高丰度表达,在皮下脂肪与背最长肌中中等表达,低量表达于小肠、肾脏、心脏、胰脏和胃,并且在皮下脂肪与背最长肌中ApoA5 mRNA的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猪ApoA5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ApoA5 mRNA的表达量受到组织和品种影响,推测ApoA5基因对脂肪沉积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