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对扬州地区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从临床采集具有沙门氏菌病典型特征的样本,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分离得到21株细菌均符合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利用沙门氏菌具有种属特异性的亲膜蛋白基因inv A做PCR鉴别分析,采用药敏纸片法对2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分离菌都为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新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敏感;14.28%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美洛西林耐药,19.05%的菌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23.81%的菌株对头孢曲松耐药,28.57%的菌株对多西环素耐药,42.86%的菌株对链霉素耐药,47.62%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出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 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58株沙门菌,包括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和阿哥那沙门菌等7种血清型,其中鸡群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肠炎沙门菌次之;水禽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生物被膜测定结果显示51.72%的沙门菌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其中83.33%的鼠伤寒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20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51.72%对4种及其以上抗生素耐药,并出现了1株对所有受试抗生素均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为目前在家禽中分离的优势血清型;同时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多重耐药性的沙门菌将对家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带来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鹅源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试验从病料中分离出菌株后采用生化试验、亲膜蛋白基因invA的PCR扩增、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对分离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7株菌株均为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这些分离株能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等,符合沙门氏杆菌生化特性;亲膜蛋白基因invA的PCR扩增得到大小为330 bp的目的条带;血清型鉴定显示,分离株血清型符合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的血清型。药敏试验显示,82.35%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64.71%的菌株对卡那霉素敏感,64.70%的菌株对诺氟沙星敏感,58.82%的菌株对庆大霉素敏感,52.94%的菌株对新霉素敏感;64.71%的菌株对多西环素耐药,58.82%的菌株对链霉素耐药,35.29%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29.41%的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有11株分离株至少对2类抗生素耐药,其中7株分离株对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说明分离自鹅的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出现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4.
鸡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京地区鸡源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布、耐药性以及基因型情况,利用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仪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5株肠炎沙门菌、1株鼠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对利福平、萘啶酸和多黏菌素E的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防控雏鸡白痢沙门菌病,试验自保定某蛋种鸡场疑似为鸡沙门菌病雏鸡采取肝脏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多价血清学鉴定及沙门菌inv 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结果符合鸡白痢沙门菌的特征,说明从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为鸡白痢沙门菌。沙门菌inv A基因PCR扩增出373 bp目的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沙门菌。用分离菌株接种雏鸡,其死亡率高达90%,表明该菌株有很高的致病性。10株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90%,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弱、对氧氟沙星较为敏感。3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42.86%,4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57.14%,5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71.43%,说明雏鸡沙门菌分离株对所试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本试验为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发病雏鹅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培养特性、镜检结果、生化特征、血清学分型及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茵为鼠伤寒沙门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可致死雏鹅;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痢特灵、茵必治、阿米卡星、链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利福平和四环素耐药,与其它家禽或水禽来源的沙门菌相比,该分离株耐药性不严重.将分离茵16SrDNA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经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后测序,序列Blast分析与血清型鉴定一致.将序列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29株不同来源的鼠伤寒沙门茵序列进行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美国分离的VDL-SS334株位置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5.9%.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沙门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解华东地区沙门菌的分子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PCR分离鉴定沙门菌,然后利用PCR检测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及毒力因子,并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鉴定出48株沙门菌,分离率为16.84%。血清学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8株沙门菌中鼠伤寒沙门菌占64.58%,肠炎沙门菌占6.25%,其他血清型占29.17%。毒力基因检测发现除sopE基因分布率为25%外,其他15个毒力基因分布率可达97%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分离株对常见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性和敏感性,并且耐药性十分严重,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以上。检测结果说明,华东地区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且毒力基因分布广泛,多重耐药性菌株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对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通过收集2012年2月-7月间具有典型沙门菌病病变特征的病例,无菌采集病死禽的肝脏、心、卵巢等脏器接种血清营养琼脂培养基,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纯化分离菌,并检测其生化特点,16S rDNA基因测序法快速鉴定分离菌株,然后进一步鉴定血清型;同时用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15株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为无色、透明的菌落,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符合沙门菌的生化特性。同时,15株沙门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同源性达到97%以上。15株沙门菌的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有7株鼠伤寒沙门菌、5株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1株鸡白痢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对链霉素、萘啶酸、强力霉素和美洛西林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