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水、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4种溶剂提取寿星桃品种“寿粉”叶片中的活性物质,通过触杀和内吸实验,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触杀试验中,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以2000 mg/L乙醇提取物对桃蚜虫处理,18h后蚜虫死亡率达到68%;在内吸实验中,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用2500mg/L浓度处理时,死亡率在6~18h内变化不大,均为60%~65%;24h后死亡率达到80%,30h,36h后死亡率分别为83.7%,85%。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4种溶剂提取寿星桃品种“寿粉”叶片中的活性物质.通过触杀和内吸实验,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桃蚜(Myzuspersicae)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触杀试验中,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以2000mg/L乙醇提取物对桃蚜虫处理,18h后蚜虫死亡率达到68%;在内吸实验中,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用2500mg/L浓度处理时,死亡率在6-18h内变化不大,均为60%-65%;24h后死亡率达到80%,30h,36h后死亡率分别为83.7%,85%。  相似文献   

3.
40种中药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桃蚜是蔬菜、果树等农林作物的重要害虫,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虫剂,安全、有效的控制其危害对当前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了川椒、苦地丁、白花蛇舌草等40种中药的95%乙醇提取物,在室内采用浸渍法初步测定了其对桃蚜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供试中药中有12种对桃蚜杀虫活性在50%以上,其中川椒和苦地丁的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高,48h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和83%。川椒、苦地丁等12种中药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艾叶精油微囊化研制出艾叶精油粮食防虫剂,针对玉米象和杂拟谷盗进行防治。艾叶精油粮食防虫剂以艾叶精油和甘油为芯材,以多孔淀粉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驱避实验和熏蒸实验得出,驱避级别均达到了Ⅴ级。艾叶精油对玉米象的杀虫效果24 h后达到LD50为0.024μL/cm3,对杂拟谷盗的致死率比对玉米象的致死率稍差一点,但也达到了72 h后LD50为0.030μL/cm3。这种新型防虫剂对玉米象和杂拟谷盗的防治过程中,有一个致死率稳定的阶段,是微囊化精油释放的过程,起到了延长杀虫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SO2胁迫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茄苗上桃蚜为研究对象,用单体和群体饲养的方法研究了85.5mg/m3、199.5mg/m3、399.0 mg/m3和570.0 mg/m34个SO2浓度处理和1个未处理(ck)对桃蚜个体及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O2能缩短桃蚜的龄期,降低桃蚜的死亡率,对桃蚜的繁殖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桃蚜种群动态发展,且199.5mg/m3浓度的SO2处理对桃蚜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它浓度。  相似文献   

6.
初步探讨了精油熏蒸在二氧化碳(CO2)抑制黄曲霉菌生长中的增效作用。通过监测黄曲霉菌菌落生长情况,评价了0.01 μL/cm3精油气体与35% CO2、50% CO2和65% CO2气调包装结合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精油熏蒸可显著提升CO2单独气调的抑菌效果,处理6 d时,花椒精油复合50% CO2气调样品的菌落直径较50% CO2气调样品小24%,花椒精油复合65% CO2气调样品的菌落直径较65%CO2气调样品小4%,但抑菌效果与精油成分和CO2体积分数相关,精油复合高体积分数CO2的抑菌效果普遍优于与低体积分数CO2复合。经鉴定,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山苍子精油、花椒精油和柠檬精油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β-蒎烯、α-蒎烯和桧烯等。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天然抑菌剂,改善气调包装,延长农产品贮藏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桃蚜作为世界范围内农作物主要害虫,在我国主要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因其繁殖能力强以及对蔬菜尤其是辣椒质量造成危害而成为重要防治对象。为了明确四川省成都主要辣椒种植区桃蚜空间分布格局,本试验运用2种回归方法和8个聚集度指标(K, C, CA, I, M*, m*/m, L*, L*/(1+m))对桃蚜盛发期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计算桃蚜种群理论抽样数,Iwao和kuno序贯抽样技术拟合桃蚜的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桃蚜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原因是由桃蚜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但8月下旬开始聚集原因主要有环境因素决定;通过种群密度与聚集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用平均拥挤度(m*/m)、负二项分布指标(K),久野指数(CA)及L*/(m+1)分析桃蚜空间分布型更具说服力;并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木醋液对桃蚜短、长期影响,以桃蚜为试虫,用100倍稀释木醋液处理小白菜饲养蚜虫,测得桃蚜繁殖发育数据。结果显示,木醋液处理显著缩短桃蚜繁殖期,而F1代繁殖期比F0代繁殖期延长37%;F0代和F1代产蚜总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62%和66%;处理组F1代和F2代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23%和24%,但F1代和F2代之间差异不显著;F1代寿命缩短25%,F2代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证明木醋液能够缩短桃蚜的繁殖期,延长其若蚜历期,整体缩短桃蚜寿命,降低子代存活率。总之,木醋液对桃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施用频次增加而逐渐减弱,即木醋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存在差异,所以木醋液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桃蚜、月季长管蚜和朱砂叶螨进行触杀试验,结果是对叶螨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在95%以上。对两种蚜虫触杀的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这就为骆驼蓬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桃蚜、月季长管蚜和朱砂叶螨进行触杀试验,结果是对叶螨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在95%以上。对两种蚜虫触杀的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这就为骆驼蓬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实验种群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F0代成蚜的干扰作用,同时通过组建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桃蚜F1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参数、种群趋势指数(I)以及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系统分析了吡虫啉对桃蚜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室内种群F0代成蚜的胁迫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繁殖力与缩短成蚜寿命;对F1代的胁迫效应表现为降低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延长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以及压低种群趋势指数。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对桃蚜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说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具有持续控制作用,不存在刺激桃蚜增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蚜茧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蚜茧蜂科,我国蚜茧蜂主要种类有棉长管蚜蚜茧蜂、科尔曼氏蚜茧蜂、高梁蚜茧蜂、烟蚜茧蜂、燕麦蚜茧蜂、无网长管蚜茧蜂、印度三叉蚜茧蜂、伏蚜茧蜂、菜少脉蚜茧蜂、桃赤蚜蚜茧蜂等。具有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其寄主是各种蚜虫。主要剂型:新羽化的成虫或成虫与僵蚜的混合物。田间使用后,对人无过敏或其他有害反应。1.杀虫机理蚜茧蜂是一种卵寄  相似文献   

13.
正桃瘤蚜,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也可危害艾蒿等菊科植物。该虫发生时由于在卷曲的叶片内,用药防治效果欠佳。另外,由于桃瘤蚜往往被果农误诊为缩叶病,也影响了防治效果。笔者曾遇到某农业公司栽植了一批桃树小苗,新梢发生桃瘤蚜危害时,由于技术人员对其危害症状不了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结果后期几十株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F0代成蚜和F1代的干扰作用。通过在室内组建不同亚致死剂量下马铃薯桃蚜生命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繁殖、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LC10LC25LC40分别处理马铃薯桃蚜成蚜后,成蚜的平均产蚜量显著小于对照,其平均寿命也显著短于对照。其中阿维·吡虫啉LC40组的平均产蚜量最低,为9.52头,平均寿命最短,为8.07天。与对照组相比,F1代的若蚜期显著延长,成蚜期显著缩短。对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体现在,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率(rm)以及周限增长率(λ)都显著降低,种群加倍时间(Dt)显著延长。即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亲代成蚜后,会明显抑制其寿命和产蚜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F1代种群再猖獗。  相似文献   

15.
桃蚜和萝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常在同种蔬菜作物上混合发生。为深入了解2者的种间互作关系和潜在的竞争机制,研究了2种蚜虫分别为害后,对其寄主甘蓝的氮素营养,以及后取食的异种蚜虫的生命特性和种群数量变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桃蚜为害的甘蓝植株,可显著降低在被害叶上后取食的萝卜蚜的种群数量、种群净生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也可显著降低在系统叶上的净生殖率;而萝卜蚜取食为害,仅可使被害叶上桃蚜种群净生殖率降低。桃蚜为害后,甘蓝叶片的谷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而萝卜蚜为害后的蛋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由此可见,桃蚜危害介导的甘蓝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能抑制了萝卜蚜的生长发育,多食性的桃蚜比寡食性的萝卜蚜也许具有更高的进化发育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肉桂精油处理对圣女果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0、50、100、150、200μL/L)肉桂精油熏蒸处理对圣女果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处理能显著提高圣女果的好果率,降低果实失重率和细胞膜透性,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延长果实保鲜期,其中以浓度为100μL/L的肉桂精油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正>碧桃、寿星桃、紫叶桃等是常见的蔷薇科观赏植物,花色鲜艳丰富,花型多姿,一直以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是一种能在小区、公园、街道等随处可以看到的美丽植物。但近年来却常见其受到一种害虫——桃粉大尾蚜的侵害。桃粉大尾蚜又名桃粉蚜、桃大尾蚜、桃粉  相似文献   

18.
植物精油对杏果实防腐保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4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条件下(10μL/L、15μL/L、20μL/L和25μL/L)对采后杏果实防腐保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油浓度为10μL/L时,防腐作用不明显;精油浓度为20~25μL/L时,出现药害,其中香根油表现最为突出,药害比率为13.0%。适宜杏果实保鲜的精油处理浓度应小于20μL/L。桂叶油、大蒜精油、肉桂油、丁蕾油和丁香叶油等5种精油在使用浓度为20μL/L时,对采后杏果实腐烂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0%。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家用杀虫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期联合探究了香樟果实精油、天竺桂叶精油和龙柏叶精油对家蝇成虫的熏蒸活性,比较了这三种植物精油以及混配精油对家蝇的毒力效果,以便为植物源灭蝇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员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植物精油,采取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试植物精油及其混剂对家蝇5日龄成虫  相似文献   

20.
蓝桉叶油等13种植物精油对谷蠹成虫熏蒸活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13种植物精油对谷蠹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 μL/L的处理条件下,13种植物精油中蓝桉叶油和大蒜素油效果最佳,熏蒸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7%以上;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蓝桉叶油和大蒜素油对谷蠹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均随熏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在熏蒸24 h时,两者的LC,50值分别为7.208 μL/L和4.565 μL/L,而在熏蒸96 h时,两者的LC50值分别降为1.785 μL/L和1.287 μ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