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巴氏杆菌的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和磺胺耐药基因SulⅡ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4株禽源巴氏杆菌耐药株为模板,扩增出StrA、SulⅡ基因序列。经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克隆的基因与文献报道的耐药基因序列(NC-001774)有较高的同源性(≥98.9%);试验结果显示,耐药株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耐药性的差异与StrA、SulⅡ基因突变有关(耐药性高的菌株基因突变率高)。试验中所有耐药菌均在StrA基因编码的第204位氨基酸处存在突变;所有耐药菌均在SulⅡ基因编码的第159,246,384,584,590,591,597,582位氨基酸处存在突变,上述突变基因可能是导致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巴氏杆菌质粒上的磺胺类药耐药基因SulⅡ和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对磺胺甲唑和链霉素耐药的8株卡氏杆菌为模板,扩增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然后将纯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并作核苷酸序列测定,把测得的克隆基因序列与巴氏杆菌科其它属细菌耐药质粒上存在的Sul Ⅱ基因和StrA基因序列(A151483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6%).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的质粒上存在耐药基因Sul Ⅱ和Str A,其对磺胺甲嗯唑和链霉素的耐药性可能与Sul Ⅱ基因和Str A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据巴氏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 Str A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以临床分离的禽源巴氏杆菌链霉素耐药菌株质粒DNA为模板 ,通过 PCR技术 ,扩增出禽源巴氏杆菌的 Str A基因片段。将长约 80 4 bp的 Str A目的基因克隆到 p GEM-T载体上 ,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克隆的 Str A基因长约 80 4 bp,与文献报道 (NC- 0 0 1774 )的同源性为99.8% ,只有 1个碱基不同 (6 9位 T→ C) ,但所编码的氨基酸没有改变。将 Str A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 ET- 2 8c( )中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 ,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质粒 p ET- 2 8c( ) - Str A转化到受体菌BL- 2 1(DE3)中 ,经 IPTG诱导后 ,进行 SDS- PAGE电泳 ,经检测 ,Str A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12 %。蛋白表达形式为包涵体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检测分析了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以进一步了解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69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磺胺药的耐药性,PCR检测了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SulⅡ和SulⅢ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75.4%的受试菌株对磺胺异恶唑产生了耐药性;耐药基因SulⅡ检出率最高(79.7%),其次是耐药基因SulⅠ(33.3%),未能检出耐药基因SulⅢ。提示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和SulⅡ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及氟苯尼考的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南方数省部分地区113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并应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述菌株对四环素表现高水平耐药,耐药率为65.49%(74/113);对链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氟苯尼考、卡那霉素与恩诺沙星表现中等水平耐药,耐药率分别是43.36%(49/113)、39.82%(45/113)、27.43%(31/113)、25.66%(29/113)与24.78%(28/113);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与头孢克洛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42%(5/113),2.65%(3/113)与1.77%(2/113);其中52.21%(59/113)菌株能耐受3类及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出率为64.04%(72/113),且所有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均含有floR基因。结论:113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floR耐药基因较为流行。本研究结果为上述地区针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ultocida)外膜蛋白H(omp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ompH3,用PCR方法扩增了1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野生菌株(P1004)的ompH基因.然后将获得的928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1004和标准菌株C47-8的ompH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2%和91.7%,与已知的9个国内外代表株进行比对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55.9%~65.2%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1.3%~91.7%之间,说明P1004的ompH基因序列与C47-8以及国内外代表株之间有明显差异,即变异明显,揭示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H基因与其他菌株的分子进化关系,为ompH基因应用于疫苗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鸡IL-18和真核质粒pcDNA3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重组质粒pcDNA3/IL-18为模板,扩增出具有完整真核表达结构的CMV-cIL-18-BGHpA片段。将此片段非定向插入重组表达质粒pcDNA3/ompH中,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和鸡IL-18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将共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RT—PCR、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了外膜蛋白H基因及鸡IL-18基因均获得了瞬时表达,为研究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的免疫原性和鸡IL-18在基因疫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结果表明:20株猪源大肠杆菌对磺胺类药物均耐药;耐药菌株的质粒检出率达100%。应用Su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检出的质粒为模板,均成功地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随机抽取3株猪源大肠杆菌的目的片断,克隆、测序的结果表明:3株猪源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均含有磺胺耐药Sul2基因,且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含Sul2基因的质粒在吉林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猪源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且在吉林省部分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方面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 multocida,Pm)四环素(Tetracycline,Tet)敏感株与耐药株(MIC=32μg/mL)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Tet敏感株与耐药株进行双向测序,通过GO、KEGG和ARDB数据库对表达差异基因进行注释和富集性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4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103个上调基因和339个下调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数富集于核糖体结构成分、rRNA结合、跨膜运输和离子转运等生物过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性分析,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分布在ABC转运蛋白与核糖体代谢途径中;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耐药基因注释(ARDB),发现其中的耐药基因主要为核糖体保护蛋白和外排系统两类。本研究表明禽源Pm对四环素耐药的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胞膜上ABC转运蛋白的过量表达以及核糖体保护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国内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对分离自18省份的8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以血清A型为主,占96.4%(81/84);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5种ST型,其中ST129为主要流行型,占94.0%(79/84)。本研究为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克隆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多杀性巴氏杆菌HN07株ompW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7040.1),使用DNAMAN 5.0软件设计1对引物,选取高保真酶PrimeSTAR Max DNA Polymerase进行PCR反应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并对ompW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约为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与猪源、牛源、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较高,而与兔源同源性较低。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ompW蛋白分子式为C1007H1567N257O283S3,分子质量为21.90 ku,理论等电点(pI)为9.16,属碱性蛋白质,疏水指数为96.57,总平均疏水性(GRAVY)为0.173(> 0),属于疏水类蛋白;前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5-27位氨基酸区域存在1个跨膜区,存在N-糖基化位点及磷酸化位点,不存在O-糖基化位点,具有多个B细胞、CTL细胞及Th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的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17.65%、35.29%、3.92%和43.14%;三级结构是呈β-桶状的单聚体,隶属于外膜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侵染宿主过程中自身的抗宿主免疫胁迫机制及疫苗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链霉素(Str)敏感株与耐药株(MIC=1024μg/mL)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Str敏感株与耐药株进行双向测序,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KEGG和ARDB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组和富集性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共筛选获得6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581个上调基因和44个下调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数发挥细胞膜转运功能;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性分析显示,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分布在ABC转运蛋白与双组分系统代谢途径中;采用ARDB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耐药基因分析,显示其中的耐药基因主要为氨基糖苷转移酶类和外排系统两类。本研究结果表明,禽源Pm对Str的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胞膜上多药外排泵的过量表达和氨基糖苷转移酶类灭活抗菌药物有关。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禽源Pm对Str的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Pur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扩增了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purF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T-PurF,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56.5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蛋白可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制备的高免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制备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滴度达到1∶128 000,Western blot表明可与多杀性巴氏杆菌PurF蛋白发生反应。本研究制备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ur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urF蛋白在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克隆和表达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1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进行研究。以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2-499株总DNA为模板,进行外膜蛋白基因OMPH1的PCR扩增,得到了1条大小为1 041 bp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中。测序分析证明,它与国内外报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99%以上。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ET-30a(+)-OMPH1构建成功。将此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证实,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得到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47KD,与预期的结果一致。Western-blot分析表明,OMPH1重组表达蛋白具有反应原性,可被兔多杀性巴士杆菌阳性血清识别,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重组疫苗及新型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禽巴氏杆菌保护性荚膜抗原基因PCA10高效表达条件及产物分析孟锐奇,姚湘燕,朱平(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位于荚膜上 ̄[1],部分保护性荚膜抗原基因已成功克隆,并且构建了高效表达质粒 ̄[2,3]。本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为检测7株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的分布情况,试验采用PCR法检测分离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Ⅱa、aac(6')-Ⅰb、ant(3")-Ⅰa和aph(3')-Ⅱa),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和tetM),运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7株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对2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可检出耐药基因aac(3)-Ⅱa(71.4%)、aac(6')-Ⅰb(85.7%)、Sul2(85.7%)和tetA(28.5%);未检出ant(3")-Ⅰa、aph(3')-Ⅱa、Sul1、Sul3、tetC和tetM基因。7株维氏气单胞菌对磷霉素(100%)、多黏霉素B(100%)、痢特灵(85.7%)、奥复星(71.4%)较敏感;对氨苄西林(100%)、乙酰螺旋霉素(100%)、复方新诺明(85.7%)、磺胺异恶唑(85.7%)、四环素(85.7%)等耐药。这说明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对从四川省10个规模化猪场和16种野生动物的粪样中分离鉴定出的67株大肠杆菌、5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猪源和野生动物源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0%(72/100)和29.2%(7/24)。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三重PCR检测。在这124株细菌中,Sul1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7.6%(59/124),Sul2基因的检出率为17.7%(22/124),Sul3基因的检出率为18.5%(23/124)。药敏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9.9%。  相似文献   

18.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αmHⅠ将片段ompH从重组质粒pMDT—ompH切下,非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omp H。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至COS7细胞,经RT—PCR、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了外膜蛋白H基因获得了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 multocida,Pm)敏感株与环丙沙星(Cip)耐药株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RNA-seq技术对敏感株与Cip耐药株进行检测,参考Pm70株基因组(NC_002663.1)进行拼接与质量评估,测序数据处理后获得表达差异基因,利用GO和KEGG数据库对表达差异基因进行注释与富集性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测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数据参考Pm70全基因组匹配率均达到95.87%以上,对基因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后鉴定得到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个上调,4个下调。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转运运输功能,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具代表性的信号通路为"ABC转运蛋白"(ko02010)。推测禽源Pm中的ABC转运蛋白超家族可能在Cip耐药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禽巴氏杆菌5:A C48-1株OmpH全长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获得成熟外膜蛋白H基因(OmpmH),将OmpmH片段非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Ompm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GST—OmpmH。SDS—PAGE结果显示.GST—OmpmH约为63Ku,与预期的大小一致。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GST—OmpmH能与C48-1外膜蛋白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C48-1 ompmH原核融合表达成功。其可溶性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OmpmH。为进一步研究禽巴氏杆菌C州OmpmH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