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51.
猪出血性下痢是指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猪只粪便中含有黑色、酱油色、红色血液的一类消化道疾病,尤其生长育肥阶段的猪只易感。病猪通常突然发病,严重时血液大量流失,体表苍白、贫血,甚至突然死亡。因病因较多,且临床表现与多种疾病相似,常易混淆而误诊,贻误治疗时  相似文献   
52.
取山东某地病死鹅的脑和脾脏常规处理,分别接种11日龄SPF鸡胚和16日龄非免疫鹅胚,从死亡胚的尿囊液中分离到毒株,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血凝性鉴定、毒力鉴定、动物试验以及疫苗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血凝性,为强毒株,血凝性能被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所抑制,且其他生物学特性与NDV也有很大的相关性,故将其命名为NDVWF216株。用分离的鹅源新城疫病毒WF216株尿囊液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和NDV油乳剂灭活苗均可保护鹅和鸡免受鹅源新城疫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53.
大部分单股正链RNA病毒的基因组末端含有poly(A)尾,这对病毒基因组RNA的感染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性克隆pCBC2为平台进行反向遗传操作,通过突变PCR获得poly(A)尾长度分别为0、5、8、9、10、22、35的全长突变体克隆,经体外转录转染MARC-145细胞,观察细胞病变(CPE),对于能产生CPE的突变克隆,抽提细胞上清中的病毒RNA,通过G-Tailing法鉴定子代病毒基因组的poly(A)尾长度。结果表明:1、poly(A)尾影响PRRSV基因组的感染性,且最小长度为10;2、PRRSV基因组poly(A)尾在感染细胞过程中能被修复。  相似文献   
54.
致仔猪脑膜炎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脑膜炎症状仔猪的脑组织及其他脏器中分离鉴定病原菌。采集患病仔猪脏器分离病原,通过PCR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其种属及血清型;透射电镜观察分离株的超微结构;经多序列位点分型分析,鉴定其ST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分析其耐药性;经小鼠攻毒试验分析其毒力。结果:最终从患脑膜炎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血清型为9型,将其命名为WH1609。电镜结果显示WH1609有荚膜结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表明WH1609属于一个新的ST型。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WH1609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敏感。BALB/c小鼠毒力试验测得LD50为1.89×10~2 CFU·mL-1,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WH1609感染小鼠可出现明显的脑组织病变。本研究从患脑膜炎的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9型强毒株,其在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已发现的猪链球菌强毒株的10~5倍以上,对猪链球菌致脑膜炎分子机制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从罹患肺炎型猪链球菌病的仔猪气管中分离出1株猪链球菌强毒株,命名为SS2011GZ,经PCR鉴定为血清1型。斑马鱼攻毒试验测得该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09×104 CFU/mL,有较强毒力;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毒力基因型为mrp+gdh+epf+sly+fbps-sao-,存在19个基因岛,24种耐药基因,共线性分析发现该菌株基因有大量重排、倒位、插入、缺失,基因发生树中处于独立的分支。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猪链球菌1型为强毒力株,基因共线性较差,存在大量特殊基因和耐药基因,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7.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是牛的重要传染病病原,除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外,还可引起结膜炎、流产、脑炎和全身性感染。本试验从广东某牛场疑似IBRV感染牛中采取鼻拭子样品,用PCR和荧光PCR方法,初步诊断病牛感染IBRV。用MDBK细胞对初诊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分离出1株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命名为GD0109。细胞感染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可以使MDBK细胞产生典型的圆缩、呈葡萄样聚集以及空洞等细胞病变。将GD0109与强毒的ATCCVR-2112TM株感染细胞裂解液分别接种MDBK细胞并盲传5代,对5代、10代、15代的病毒分别进行TCID50测定及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和参考株VR-2112TM相似,提示该分离株为强毒株,并且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为进一步疫苗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广东省猪群中猪输血传播病毒(TTSuVs)的感染情况,采用Nest-PCR方法对广东省7个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抽检采集的159份育肥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TSuVs的2个种——TTSuV1和TTSuV2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72%和35.22%,二者的共感染率为29.56%,说明TTSuVs在广东猪群中有较为广泛的传播.挑选Nest-PCR检测TTSuV1和TTSuV2为阳性的样品,分别在病毒保守区设计引物,扩增病毒基因,测序验证后,与其它已发表的不同属种TTVs ORF1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猪TTVs与人、犬、猫、猴的TTVs分别处在进化树的不同分枝,具有很大差异 ;本次研究获得的TTSuV1 ORF1序列与国内多株已发表的TTSuV1 ORF1序列相似性为72%~75%;获得的TTSuV2ORF1序列与现有测序的多株TTSuV2的ORF1序列相似性为88%~97%.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TSuVs流行状况、血清学诊断方法和临床防治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60.
以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北美株感染性克隆pCBC2为平台进行反向遗传操作,利用突变PCR获得在病毒基因组5′非编码区(5′UTR)和ORF1起始密码子之间插入NdeⅠ的全长克隆pTLNd4,并以此为基础将5′UTR替换为欧洲株的5′UTR,获得全长克隆pTLV8。以体外转录的RNA转染MARC-145细胞。结果显示,pTLNd4产生了细胞病变(CPE),而pTLV8未产生。通过RT-PCR和Northern blot试验,分别对这2株突变病毒的基因组RNA复制和亚基因组mRNA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pTLNd4进行了病毒学试验。证实,它们与亲本病毒无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或病毒学水平都无明显差异;pTLV8虽未产生CPE,但在病毒传代细胞中检测到了基因组RNA,说明替换不同基因型5′UTR的突变病毒虽然丧失了复制能力和感染性,但仍然能够提供病毒RNA合成所需要的顺式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