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调查广东省宠物源伪中间型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的携带和耐药情况,从小动物临床采集皮肤、耳部和鼻腔等部位的样品,分离鉴定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伪中间型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结果表明,从898个样品中共分离到144株伪中间型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皮肤、耳部和鼻腔的伪中间型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0%(64/319)、17.8%(64/359)和7.5%(3/40)。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和mec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89株(61.8%)为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MRSP)。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对利福平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8%,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替考拉宁均敏感。大部分(>69%)MR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泰乐菌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表现耐药。本研究结果表明宠物源伪中间型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且MRSP的检出率高,应高度重视宠物源细菌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ED28的acrR基因中777bp插入片段对外排泵AcrAB表达水平及多重耐药性的影响,本研究将野生型acrR通过互补实验导入ED28中得到C-ED28。通过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有机溶剂耐受性试验和实时定量PCR(qPCR)等方法检测菌株中AcrAB外排泵的活性。通过PCR方法检测ED28和C-ED28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氨基酸突变及携带的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结果显示,临床分离菌株ED28对12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表型,而互补菌株C-ED28恢复了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当能量抑制剂(CCCP)存在时,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对ED28的MIC普遍降低,而对C-ED28的MIC保持不变。ED28对染料溴化乙锭(EB)的MIC为512μg/mL,对正己烷和环己烷耐受;而C-ED28对染料EB的敏感性增强,MIC为16μg/mL,对正己烷耐受,对环己烷不耐受。qPCR结果显示,基因acrA和acrB在C-ED28中的表达水平低于亲本菌株ED28,而基因marA在C-ED28中的表达水平高于ED28。靶位突变检测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D28存在gyrA(Ser83Leu和Asp87Asn)和parC(Ser80Ile)双突变,携带aac(6’)-Ib-cr、blaCTX-M-27和blaTEM-13个质粒编码耐药基因;而C-ED28仅存在gyrA(Asp87Asn)一个突变位点,并丢失aac(6’)-Ib-cr、blaTEM-1两个基因。  相似文献   
34.
鸡毒支原体不同地区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四川和北京等地疑似鸡毒支原体感染鸡中分离并利用种特异性基因(fMG-2)PCR方法鉴定了51株鸡毒支原体,并测定了这些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个地区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对泰乐菌素仍然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三个地区的鸡毒支原体对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性显著下降,广东、四川两地分离株对强力霉素也有明显耐受性,部分广东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5.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现场消毒效果,探究最佳使用浓度,试验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对牛舍、鸡舍进行地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并与进口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进行消毒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地面消毒中,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消毒10 min,中浓度(1∶200)消毒30 min,杀菌率可达99%以上,与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溶液(1∶200)消毒30 min效果相当;空气消毒中,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和中浓度(1∶200)消毒10 min,杀菌率可达到99%以上,与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溶液(1∶200)消毒10 min效果相当。说明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对畜禽舍进行地面和空气消毒,在作用时间30 min以上时,溶液浓度为1∶100和1∶200的消毒效果好,杀菌率可达到99%以上,建议使用浓度为1∶200。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猪链球菌病对肌肉注射多剂量青霉素G钾(15000IU/kg,每隔12h肌注1次,连续给药5次)在猪体内血清浓度和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通过皮下接种9-10亿个菌落形成单位的猪链球菌,人工诱发猪链球菌病。发病猪给药前的直肠体温比正常时至少升高1.5℃,第一次给药后8h内感染猪的直肠温度仍显著升高(P<0.05或0.01),并可观察到其他临床症状。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间隔从前腔静脉采血,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青霉素G的浓度。病猪第一次给药和第五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病猪第一次及第五次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平均值±标准差)分别是:t#-(1/2α)0.66±0.15及0.59±0.17h;t#-(1/2β)1.87±0.55及2.18±0.97h;t#-(1/2ka)0.35±0.05及0.20±0.09h(P<0.05);t#-(max)0.71±0.10及0.48±0.11h(P<0.05);C#-(max)7.48±0.97及9.04±0.62IU/ml(P<0.01);AUC16.84±1.64及16.42±1.65I U·h/ml,Tcp(ther)11.72±3.33及12.41±3.62h;笔者对引起病猪第一次及第五次给药的某些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二氟沙星对猪肺炎支原体( F16 株)和兰氏 C 群类马链球菌( C55 1 20 )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16m g/ L及 16m g/ L。肌注给药对猪支原体性肺炎及链球菌病的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二氟沙星组(25、5、10m g/kg)及蒽诺沙星组(25m g/kg)用药 5 天(每隔 12 小时给药一次)对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治愈率分别是 80% 、90% 、100% 及90% ;而支原体感染对照组的自愈率为10% 。低、中、高剂量二氟沙星组及蒽诺沙星组(25m g/kg)用药 4 天(每隔 12 小时给药一次)对猪链球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 50% 、80% 、80% 及 80% ,而链球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 50% 。  相似文献   
38.
细菌耐药性与畜牧产业发展、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复杂,除由人-动物-环境三者之间复杂作用引起外,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应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新发展的药物理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对细菌耐药机制的认识、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及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当前,细菌耐药性已然是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及新药研发的困难性,决定了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和多种角度开展研究,从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归纳总结了多种应对细菌耐药的策略及方法,重点从新型抗菌药的研发、联合用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同步模型及多组学技术等方面阐述其在应对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减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9.
鸡毒支原体黏附蛋白PvpA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vp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与原核表达栽体pET-41a(+)连接,转化入DH5a感受态细胞,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3)受体菌,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PvpA蛋白多克隆抗血清,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验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PvpA纯化蛋白,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兔抗PvpA高免血清能与目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证实表达产物为特异性蛋白.  相似文献   
40.
不同地区猪源和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3—2005年自我国6省1市分离鉴定出133株猪源和455株禽源大肠杆菌临床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猪源还是禽源大肠杆菌对1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非常高(耐药率范围34.96%~96.71%),对8种非喹诺酮类药物(除阿米卡星呈较低的耐药率外)也呈较高的耐药率(22.42%~94.07%);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3耐及3耐以上菌株占总菌株94%以上;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的耐药模式总体一致,但存在耐药水平高低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