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寻找分支杆菌耐药菌的新药靶点,根据GenBank的相应序列,利用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了鸟分支杆菌鸟亚种的泛酸激酶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pET32a(+)载体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成功获得表达,并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利用His纯化试剂盒获得了纯化产物,为下一步进行酶活性测定、酶活性位点的突变及合成酶类似物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磷酸化通路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中的作用,使用多种蛋白磷酸激酶抑制剂和激活剂预处理细胞,比较处理后NDV在细胞上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NDV在PKC蛋白激酶抑制剂处理的细胞上的生长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PKC蛋白激酶激活剂中和,而PKA蛋白激酶抑制剂和p38MAPK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其影响不大。通过PKC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由于药物对细胞的毒性或者因药物加入而改变培养基pH值而造成的。病毒在staurosporine处理的细胞上的生长曲线试验显示,浓度在20~200 nmol/L能对病毒感染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药物浓度越高,上清中病毒的滴度相对越低。本研究结果表明PKC磷酸化通路在新城疫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上海市某鸭场发病鸭群中分离到1株DHV-1型强毒株,对其进行毒价测定、琼脂扩散试验和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按103.41 ELD50/0.2 mL接种1日龄雏鸭,该毒株对雏鸭有明显的致病性,死亡率为60%,肝脏病变率为100%。经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毒株长度为7652 nt,含626 nt的5'非编码区和314 nt的3'非编码区,编码一个2249 aa大小的多聚蛋白。根据Blast比对发现,该毒株属于经典的DHV-1A群,与韩国经典强毒株R85952(99.7%)和中国分离强毒株HP-1(99.3%)的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江苏常州地区肉鸡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2019年7-12月、2020年1-4月肉鸡血清样本1257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ALV-A/B、ALV-J、抗原p27阳性率.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两个地区均存在ALV感染及混合感染,且ALV-A/B感染率(13.13%)均高于ALV-J(...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SF)自2018年8月在我国暴发,对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该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养猪高热、急性和高死亡率的出血症和淋巴组织坏死症;认识和了解病原ASF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理解致病机制的基础和疫病防控的前提.本文对ASFV与宿主细胞受体和内体系统的互作、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系统的互作、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系统的互作、天然免疫干扰素应答系统的互作、抗原递呈细胞的互作五个方面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理解ASFV的免疫保护和免疫逃逸作用,思考ASFV与宿主互作中需要回答的问题,为研制保护性疫苗和深入认识ASF致病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制备DRV p18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DRV p18重组蛋白,经BCA蛋白浓度测定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获得的p18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IFA和Western blot试验进行鉴定,并将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小鼠获得单抗腹水,通过Western blot试验验证其特异性。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p18蛋白浓度为1.37 mg/mL,经过三轮亚克隆获得4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3、2C4、4A2和4D4,亚型鉴定1E3和4D4重链为IgG1型、2C4重链为IgM型、4A2为IgG2b型,轻链均为κ型;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使感染DRV的BHK-21细胞发出特异性荧光,并在18 ku处存在特异性条带;4D4腹水ELISA效价为1∶409 600,Western blot效价达1∶102 400,IFA效价为1∶51 200;4D4与DRV反应,而不与其他禽源常见病毒反应。研究成功制备了抗DRV p18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探究p18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鸡毒支原体烯醇化酶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利用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以超声波裂解的MG全菌作为筛选抗原,结果获得了6株特异性单抗,分别命名为:1A4、2D7、2E4、2F4、384和3D8。经间接ELISA、免疫荧光试验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A4具有荧光效价和高滴度的ELISA效价,但无免疫印迹效价;而其他5株单抗,免疫印迹呈阳性,但无表面染色的活细胞免疫荧光。在所有6株单抗中,仅1A4单抗有MG细胞黏附抑制作用,可导致MG的黏附率降低34.40%,而且1A4与其他5种单抗混合后,则黏附率可下降57.69%。这些抗体的制备将为烯醇化酶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被膜蛋白VP22被证实能在细胞间高效转导,为了进一步证明VP22能够作为蛋白转运的载体,将4种不同的异源蛋白与MDV 1型(MDV-1)CVl988/Rispens株VP22蛋白融合表达,通过观察这些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以及它们的细胞间扩散能力来研究VP22转运蛋白的情况.结果发现,禽流感病毒(AⅣ)核蛋白(NP)、牛γ干扰素(BoIFN-γ)及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能够被MDV-1 VP22转运,而鸡法氏囊病病毒(IBDV)蛋白VP2不能被MDV-1 VP22转运,上述结果说明MDV-1 VP22蛋白能够作为蛋白转运的载体,但对所转运的蛋白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被膜蛋白VP22被证实能在细胞间高效转导,为了进一步证明VP22能够作为蛋白转运的载体,将4种不同的异源蛋白与MDV1型(MDV-1)CV1988/Rispens株VP22蛋白融合表达,通过观察这些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以及它们的细胞间扩散能力来研究VP22转运蛋白的情况。结果发现,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牛-γ干扰素(BoIFN-γ)及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能够被MDV-1VP22转运,而鸡法氏囊病病毒(IBDV)蛋白VP2不能被MDV-1VP22转运,上述结果说明MDV-1 VP22蛋白能够作为蛋白转运的载体,但对所转运的蛋白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