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根据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基因pBK—CMV—N10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将基因N10的信号肤去除后,用T/A法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NovaBlue,经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到N10基因。将重组质粒pMD-18T—N10进行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述载体pET-28a中,重组质粒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star(DES),用IPTG诱导表达出与理论相符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8700,诱导4h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5%。从N10重组蛋白提取可溶性融合蛋白,对其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具有类似脱氧核糖核酸酶Ⅱ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异三元G蛋白是真核细胞感知外界信号后将信号传递到胞内的重要分子,参与生物体广泛的信号转导。为了研究家蚕体内G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家蚕G蛋白γ1亚基(Gγ1)的序列,设计引物验证预测序列后,克隆了家蚕Gγ1的序列,再通过酶切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1b(+)后,导入E.coli BL21宿主菌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融合蛋白,并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家蚕Gγ1重组GST融合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在分子质量约36 kD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重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说明已经成功克隆到家蚕Gγ1基因,并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3.
用RT—PCR从经ConA刺激的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扩增出马白细胞介素18(Equine interleukin-18,EIL-18)前体蛋白(precursor EIL-18,pEIL-18)基因的cDNA,然后克隆至载体pCR2.1-TOPO中,鉴定并命名为pCR2.1-pEIL-18。自pCR2.1-pEIL-18中扩增马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mature EIL-18,mEIL-18)基因,并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诱导表达并纯化其表达产物。结果表明,mEIL-18基因全长474bp,含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57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0ku,且具有免疫生物学活性。mEIL-1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在非变性和变性条件下采用Ni^+亲和层析纯化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mEIL-18,为探究马白细胞介素18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牛分支杆菌培养物中抽提总DNA,扩增了MPT83基因,并克隆入pMD-18-T Simple Vector,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DE3)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了纯化。经测序,构建的克隆质粒pMD-MPT83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构建的表达质粒pET-MPT83经PCR和BamHI+HindⅢ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经SDS-PAGE分析,在约42ku处出现新的蛋白条带,4h后表达量即达到高峰;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被牛分支杆菌阳性血清所识别;纯化的表达蛋白经SDS-PAGE电泳,出现清晰的单一条带。表明MPT8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5.
牛蛙(Rana catesbeiana)蛙皮抗菌肽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RT—PCR的方法从牛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大小为270bp的片段RCABP,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获得1个新的碱基序列。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一80L,获得融合表达质粒pQE一80L/DHFR/ABP,在1%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蛙皮抗菌肽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4%,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所构建的质粒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体外抑菌活性的蛙皮抗菌肽,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抗原,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ERA株中扩增了编码RV糖蛋白的全长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再经PCR扩增出糖蛋白全长基因和膜外区基因,将其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T-32a(+)和pGEX-4T-1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表明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克隆到pET-32a(+)的糖蛋白膜外区基因表达量最高,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5.4%。经Western-blotting检测,不同载体表达的糖蛋白膜外区产物均可与兔抗RV多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高活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蛋白的重组蛋白,本试验对IBDV VP2蛋白基因与能进行自我组装的幽门螺杆菌(Hp)铁蛋白基因进行融合PCR扩增,获得其融合基因。根据成熟VP2蛋白基因cDNA序列和Hp铁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应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融合基因片段VP2-Fe。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克隆质粒,然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ZaC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阳性表达质粒。结果显示,通过两轮PCR扩增出长度为1 824 bp的融合基因VP2-Fe,亚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融合基因无任何碱基的突变,筛选的阳性质粒命名为pMD-VP2-Fe。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大小为1 824 bp,亚克隆至pPICZaC,PCR和双酶切鉴定出现预期大小的片段,将获得的阳性表达质粒命名为pPICZaC-VP2-Fe。本研究为后期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其融合重组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赤羽病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获得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 AKAV)核衣壳蛋白重组抗原,经RT-PCR扩增了OBE-1株的S节段,将其插入到pMD 18-T载体,然后用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从该重组载体亚克隆出表达核衣壳蛋白的N基因,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与同样处理的表达载体pET-28a(+)进行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将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IPTG诱导表达和融合蛋白纯化及活性鉴定.结果表明,N基因含有1个全长702 bp的ORF,编码233个氨基酸,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重组菌株可高效表达有免疫活性的分子质量约27 ku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用薄层扫描仪分析,其最高表达量占可溶性菌体蛋白总量的58.5%.工程菌经超声波裂解高速离心后,上清液在ProBondTM Purification System(含Ni2+)天然状态下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菌肽,将抗菌肽Eumenitin及其序列修饰后获得4条新型短肽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载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Eumenitin及其衍生肽的理化参数进行预测,基因序列经毕赤酵母密码子优化后,克隆至pMD19T-simple载体上,鉴定后连接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上,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Avr Ⅱ线性化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中,涂布于YPDSZ平板上,进行表型筛选和高拷子筛选,并对5条短肽的溶血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Eumenitin及其衍生肽均为较稳定的疏水性多肽,空间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且序列中不含有信号肽。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5条短肽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经设计改造后的抗菌肽溶血性均较低。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以及抑菌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期获得抗菌活性强、溶血性低、高表达的新型抗菌肽。  相似文献   

10.
将V13KL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b(+),并在目的蛋白N端设计肠激酶酶切位点,构建出pET30b(+)-VK13L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优化诱导条件,使得抗菌肽得到了高效表达。经Tricine-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一致。结果表明,V13KL基因成功克隆并且获得表达,在诱导体系中加入1mmol/LIPTG诱导6h便可检测到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