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RAPD技术分析鸡毒霉形体广西分离株的DNA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以随机引物成对组合的方式对鸡毒霉形体(MG)5株广西分离株和3株标准株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20条引物中,有3对(6条)引物扩增的条带为2—10条,大小在200—3000bp。相似指数分析显示,广西MG分离株Y2与WL、CH与Y3的相似指数最高,分别为0.92和0.86,其与H2的相似指数为0.36—0.62。3株MG标准毒株S6、K2221、K1501与广西分离株间的相似指数为0.17—0.57。表明广西流行的MG与MG标准株存在差异,当地的流行株也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目前广东省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分离株的基因型和进化特征,为广东省PCV2防控及疫苗株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PCR方法将4份鉴定为PCV2阳性样品进行PCV2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利用MegAlign软件对4株PCV2广东分离株ORF2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关键位点氨基酸变异分析;应用DNAStar中Protean软件的Jameson-Wolf方法对4株PCV2广东分离株ORF2基因编码的Cap蛋白与4株疫苗株进行抗原指数预测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4株PCV2广东分离株序列长度均为1 767 bp。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4株分离株均属于PCV2d基因型,且核苷酸相似性在97.7%~99.1%之间,与国内外54株参考毒株相似性在91.7%~99.8%之间,其中与PhuTho/G40312/2018株(Viet Nam,登录号:LC602996)、QZ1410株(江苏,登录号:MG732832)、GXBB1501211株(广西,登录号:MH756609)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表明,在Cap蛋白上有8个氨基酸特异性突变位点,分别是Y3C、F8Y、T56S、R116K、V123I、K164E、R169G及T216A。抗原指数分析发现,广东省分离株的Cap蛋白抗原指数与4株疫苗株相比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第7-12、47-53、80-90、160-170和205-213位氨基酸这5个区域。【结论】 从广东省部分地区分离的4株PCV2均为2d亚型,其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突变位点,抗原指数与疫苗株差异较大,提示广东省PCV2的流行趋势逐渐以2d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全菌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在70,50,40,25 ku蛋白带处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4.
鹅副粘病毒 YG97分离株、鸡源 V98分离株以及新城疫病毒 (NDV)F48E8、 LaSota和 C30毒株,鸽副粘病毒 YZPNF2分离株经鸡胚增殖纯化后,进行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YG97和 Y98 2个毒株在 56kD处比另外 4个毒株多出一个条带。用单抗 2010株进行 Western blot转印,结果该单抗只对 YG97和 Y98 2个毒株的 56kD条带反应,证明这 2株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9株鸡毒支原体29 Ku多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鸡毒支原体(MG)S6株29Ku多肽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以9株(广西分离株5株、标准株4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得到802bp的特异性片段,将9株MG 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法和EcorⅠ、SalⅠ双酶切等方法鉴定后,测定了9株29 Ku多肽基因序列,并在基因库中S6标准株的29 Ku多肽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株分离株与5株标准株29Ku多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4%~99.9%,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7%~99.2%.从各毒株的进化分析表明,5个分离株与标准强毒株S6、A5969、K1501和PG31强毒株间遗传距离较近,而5个分离株与标准株F疫苗株间遗传距离则较远.  相似文献   

6.
用SDS—PAGE进行鸡败血霉形体结构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DS-PAGE方法对禽败血霉形体R,S6,F株和6株国内分离株进行了结构蛋白比较分析,电泳凝胶染色扫描结果显示,各株之间结构蛋白差异较大,R,S6株P64蛋白表达量较高,D9604株与其相似性较高,D9601,D9603和D9605与F株均有一条特异的75kDa条带,提示我国分离的MG强毒株可能存在着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游洪  王林川 《动物医学进展》2001,22(1):47-49,55
采用RT-PCR方法分离得到了五个IBV地方分离株(HN2,HN4,JX1,SC2和SC4)的S1基因片段,并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对五个IBV地方分离株S1基因的cDNA进行RFLP分析。结果显示,五个IBV地方分离株S1基因cDNA的HaeⅢ带型与标准毒株M41和Beaudette相同。根据Kwon建立的RFLP分型标准,本试验的五个地方分离株应归属于马萨诸塞血清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SPF鸡胚接种分别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2 个标准毒株M41、IBV- T 株,4 株山东分离株及1 株北京分离株进行扩增繁殖;利用差速离心法、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提纯;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蛋白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都含有四种结构蛋白,且各毒株结构蛋白分子量基本相似,其中仅M 和S蛋白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采用血凝试验、电镜观察、RT-PCR方法分离鉴定了1株JL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扩增衣壳蛋白VP60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l8-T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显示,VP60基因全长1740bp,编码580个氨基酸;JL株与其他RHDV分离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3.7%-99.2%,氨基酸同源性在97.3%-99.5%,在VP606个区中,A、B、D、F是稳定区,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表明毒株具有高度保守性;将JL株与国内外标准株蛋白氨基酸变畀及其亲水性、柔性区、抗原区和表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预测RHDV VP60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与毒力的关系,采用SDS-PAGE测定了82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细胞外膜蛋白(OMP),比较了不同临床背景分离株的OMP表型差异,根据外膜蛋白的电泳迁移率Rf值和蛋白含量对OMP与毒力菌株的相关性和PAGE分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图谱表型分析结果表明,82个分离株分成以相对分子质量36~40ku为特征的Ⅰ型和以42~45ku为特征的Ⅱ型2种类型,约34%患病猪分离株属于PAGEⅠ型,只有8.7%健康猪分离株属于PAGEⅠ型。Rf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外膜蛋白分为3种类型,PAGEⅠ、PAGEⅡ和PAGEⅢ型。图谱蛋白含量聚类分析显示5个PAGE型。结果提示,36~40ku蛋白与菌株的毒力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鸡毒支原体(MG)SJ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蛋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易于猪血清培养基中生长,并经5次传代后生长趋于稳定。与F株比较,SJ株对鸡胚气管环纤毛的损伤更为严重。SDS-PAGE图谱显示SJ,F和PG31之间的蛋白条带略有差异,暗示了结构蛋白的这些细微变化可能是MG致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提纯及蛋白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PF鸡胚接种分别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2个标准毒株M41、IBV-T株,4山东分离株及1株北京分离株进行扩增敏殖;利用差速离心法、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提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蛋白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都含有四种结构蛋白,且各每结构蛋白分子量基本相似,其中仅M和S蛋白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的特征,本研究运用PCR从已分离鉴定的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MDPV-ZJ)中分段扩增出VP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VP基因全长为2 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所编码的包膜蛋白大小为81.32 ku、理论等电点为6.59、不稳定系数为37.49、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667,属于亲水性稳定类蛋白,该编码的结构蛋白没有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根据VP基因特征从遗传进化上可将MDPV分为2个大的基因型:经典型和基因重组型,经典型MDPV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台湾亚群、大陆亚群和欧洲群,MDPV各分离株在遗传进化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本试验中MDPV浙江分离株株处于MDPV大陆亚群。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8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IBV)分离株M蛋白的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模块对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用Kyte-Doolittle方法、Jameson—Wolf方法、Karplus—Schulz方法、Plot—Emini方法和Garnier-Robson方法综合预测了其中4株代表毒株的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和二级结构。结果,8株AIBV的M蛋白主要在10~40aa和90~175aa处存在无规律的点突变,与参考毒株H52、M41、SAIB20、LX和Gray的M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和预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介于87.4%~99.5%和96.3%~99.5%;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和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介于91.8%~99.8%和95.4%~100%。4株代表株的M蛋白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都在159~164aa和181~193aa肽段区(这2个区域都包含了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结构)或其附近。结果表明,AIBV分离株的M蛋白基因相对保守,只存在无规律的点突变,该变异对AIBVM蛋白B细胞表位的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猪源I型副粘病毒F基因测序分析,为今后开展猪源副粘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副粘病毒感染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发表的相关禽副粘病毒I型(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I,APMVx)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分别扩增出病毒各F基因片段,并将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纯化。测定得F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从猪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猪源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F基因112~117住裂解住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R—Q-R—R-F,与强毒株DQ417113、AF458012的裂解位点一致。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标准强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5%和87.4%。猪源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为强毒株,属于基因I型是传统型毒株,广西地区禽I型副粘病毒宿主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23株猪瘟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7株猪瘟病毒(HCV)215bp的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经DNAStar软件对获得的17株HCV及已发表的6株HCV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了HCV遗传发生树。结果,这23株与石门株的序列相比,所有毒株的碱基变化随机地分布于整个序列,无缺失和插入,其中变化较大的区域位于序列的3’端。23株HCV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74.1%-100%、79.7%-100%,其中4株20世纪70-8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3%-86.2%、81.1%-87.8%,10株20世纪9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4%-100%、79.7%-100%。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group),每个组群分为2个亚组群(subgroup),14株猪瘟(HC)流行毒株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20世纪70-80年代分离的3株(75%)在组群2,20世纪90年代分离的5株(50%)在组群1。  相似文献   

17.
从湖北某地山羊肺脏中分离支原体,经多次克隆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显微镜观察、PCR及酶切分析、基因特征鉴定以及用动物致病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命名为GH2,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对GH2株外膜蛋白及GH2株全菌蛋白免疫原性进行分析,并用抗Y98血清和抗PG3血清进行比较,筛选GH2株特异性的外膜蛋白,结果表明GH2株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存在于GH2外膜蛋白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60和49.7 ku的蛋白可能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也是GH2株区别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主要特异性抗原.这一结果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诊断和疫苗研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普通BHI和缺铁BHI培养基培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9(血清1型)、P1059株(血清3型),提取外膜蛋白(OMPs),SDS-PAGE电泳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两株细菌的外膜蛋白,发现缺铁培养时2株细菌均增加了87、81、79、64、60.5ku铁调控外膜蛋白(IROMPs)。以C48-19株攻毒后耐过的鸡血清作为抗体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到其中的87、79和60.5ku蛋白是2株细菌共同的、具有交叉免疫反应性的IROMPs,推测这3种蛋白可能是这2个菌株的共同抗原,并可能在C48-19感染的鸡体内特异表达;对鸡胚尿囊液中培养的C48-19株OMPs的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试验,也观察到类似IROMPs的表达。这些IROMPs的发现为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传统酸马奶中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蒙古乌兰巴托周边牧民家庭采集的5个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30株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4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7℃发酵24h,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平均产酸为147.40T,pH值在3.69~3.53之间,粘度在366.3~384.3cP之间,12%TCA可溶性氮为6.262L~9.241mmol/L;4℃冷藏过程中,发酵乳pH降低缓慢,乳糖含量呈降低趋势,且仍有较高活菌数;4℃冷藏4周时,MG1-5、MG2-1、MG4-2和MG1-12的存活率分别为96.86%、90.39%、89.73%和89.39%,乳糖分解率分别为39.52%、58.2%、46.57%和40.22%;4株菌表现出不同的发酵特性,MG2-1有较强产酸能力、蛋白水解能力和乳糖分解能力(P<0.05),MG1-5则具有更高存活率,MG1-12表现出更强产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以随机引物单条或成对组合的方式对9株禽巴氏杆菌(PM)广西分离株和3个参考株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选用的20个引物中,有4对引物(4条引物成对组合)扩增的条带为1~16条,其长度在90~2600bp。相似指数分析显示,PM广西分离株GX2与GX4的相似指数最高,为0.97;GX7与B26T1200的相似指数最低,为0.21,C48—1标准强毒株与PM广西分离株间的相似指数为0.33~0.64。表明广西当地的流行株呈现多样性,与PM标准强毒株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