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构建Ⅱ型鸡星状病毒衣壳蛋白昆虫细胞表达载体,并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研究根据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衣壳蛋白基因全长,亚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Fast-Bac-HTA,经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质粒r Bacmid-cap,将鉴定正确的阳性质粒转染至昆虫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Ⅱ型鸡星状病毒衣壳蛋白在昆虫Sf9细胞中成功表达,利用表达衣壳蛋白的昆虫细胞免疫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血清与天然病毒也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PCV2ORF2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旨在获得针对PCV2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Sf9细胞表达PCV2ORF2重组蛋白,通过层析柱和超滤管浓缩法纯化PCV2ORF2重组蛋白。将纯化的PCV2ORF2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取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采用间接ELISA筛选,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H9、4C11、5B8和4F12株。IFA和Western blot试验说明,4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ORF2重组蛋白作用。特异性试验表明,4F12株单克隆抗体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KQ22株)发生特异性反应,经抗体亚型鉴定1H9、4C11和5B8 3株亚型为IgG1/Kappa,4F12株为IgG2b/Kappa,1H9、4C11、5B8和4F12株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05、104、106和105。表明获得了与PCV2特异性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从pMD18-THA阳性质粒扩增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2基因,将扩增到的HA2基因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栽体pBlueBacHis2A中。将其与杆状病毒共转染于Sf9昆虫细胞,经蚀斑筛选纯化重组杆状病毒,用其感染Sf9昆虫细胞,并优化表达条件。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27ku。Dot-ELISA分析表明,表达的HA2融合蛋白可与鸡抗HgN2亚型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H5和H7亚型抗血清间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Rep蛋白,试验以PCV-2毒株(PCV-2b)的DNA为模板扩增ORF1基因,将ORF1基因插入到转移载体质粒pQB3s上,构建重组质粒pQB3s-PCV-2b-Rep,将重组质粒与杆状病毒表达载体qBac-ⅢG共同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0代重组杆状病毒,经连续传代获得P1、P2、P3代重组杆状病毒,将P3代重组杆状病毒接种到Sf9昆虫细胞中进行悬浮培养,收集细胞并利用镍柱纯化重组表达的蛋白,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Sf9昆虫细胞中的荧光量,通过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经PCR鉴定在945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转染后第1天就出现绿色荧光,第4~5天出现大量绿色荧光,P2、P3代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及P3代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悬浮培养的Sf9昆虫细胞后在第4~5天出现大量绿色荧光;P2、P3代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及纯化的重组Rep蛋白,通过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在约38 ku处出现...  相似文献   

5.
非洲马瘟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具有天然活性的非洲马瘟病毒重组VP7蛋白,制备针对非洲马瘟VP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快速抗体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PCR扩增、胶回收纯化后经Xba Ⅰ和Hind Ⅲ特异性酶切,将VP7基因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B,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成功构建了携带VP7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B-AHSV-VP7。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PCR筛选,获得转座的杆粒Bacmid-AHSV-VP7,并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再感染Sf9昆虫细胞,收获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VP7重组蛋白得到表达,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5 ku,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鸡传染性贫血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分别克隆到转移载体p Fast Bac HTA中,再将其分别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相应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昆虫细胞Sf21获得含有VP1、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v Bac-VP1、v Bac-VP2,应用悬浮培养的Sf21细胞表达重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明,VP1、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动物试验进一步证实,重组蛋白免疫SPF鸡可产生ELISA抗体,提示杆状病毒表达的VP1、VP2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病毒3D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了口蹄疫病毒3D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研究.首先克隆了3D基因片段,将pMD18-3D质粒及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分别用EcoRⅠ及Xba Ⅰ酶切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3D;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在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3D;将Bacmid-3D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进行表达水平的检测.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3D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纤突蛋白S1抗原表位的串联重组蛋白并评价其免疫原性,试验将S1蛋白的抗原表位COE和S1D连接起来组成串联表位S1CD,合成相应的基因片段后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1上,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蓝白斑和PCR扩增筛选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S1CD,再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blot检测方法鉴定重组蛋白S1CD的表达情况。将小鼠随机均分为S1CD蛋白组、PEDV灭活疫苗组和PBS组,分别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重组蛋白S1CD、PEDV HeN170821灭活病毒和PBS与弗氏佐剂等体积混合制成的抗原,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以评价重组蛋白S1CD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1CD成功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并能与鼠抗His单克隆抗体和PE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首次免疫后第28天,S1CD蛋白组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PBS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狂犬病毒磷蛋白(phosphoprotein,P)的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将RT-PCR扩增的狂犬病病毒ERA株P蛋白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并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形成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转染的Sf9细胞中出现了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实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能与抗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进一步显示Sf9细胞表达的P蛋白与抗P蛋白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这些实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蛋白不仅在Sf9细胞中获得表达,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狂犬病病毒P蛋白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建立,为蛋白结构的解析和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Gx株vp2基因克隆到载体pFastBac HTA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pFVP2,然后将其转化DH10Bac感受态大肠杆菌,将vp2基因整合到Bacmid穿梭载体中,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VP2;通过脂质体转染将其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VP2。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表明IBDV VP2蛋白在Sf9昆虫细胞获得正确表达,所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分子量约50 Ku。以rBacVP2感染Sf9细胞裂解物免疫3周龄SPF鸡,在免疫后7 d可检测到ELISA抗体;免疫后14 d可检测到琼脂免疫扩散抗体。攻毒试验表明,初次免疫后14 d对IBDV超强毒株的攻击保护率为75%,2次免疫后14 d对其的攻击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将原核表达重组鸡γ-干扰素(rChIFN-γ)以100μg/只剂量免疫8周龄BALB/c小鼠,4次免疫后进行细胞融合,以昆虫细胞表达重组鸡γ-干扰素为检测抗原,筛选出阳性克隆株,经有限稀释,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鸡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体亚型为IgG1型,轻链为Κ链,命名为G1株。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单克隆抗体与原核表达和昆虫细胞表达的rChIFN-γ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昆虫细胞表达rChIFN-γ经该G1单克隆抗体作用后,失去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复制的能力。利用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和昆虫细胞表达rChIFN-γ建立相对定量ELISA检测方法,取吸光度值(Y)对昆虫细胞表达rChIFN-γ的抗病毒活性单位对数(X)作回归曲线,回归方程为Y=0.1164~*X-0.1281,回归系数R=0.9539,具有艮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结构蛋白VP1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VP1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 I,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鉴定正确的菌落提取质粒。将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待有明显细胞病变后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随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V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滴度为6.8×105 pfu/mL;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7 kDa的表达产物,且其能够被SVA兔阳性多克隆血清识别;IFA试验显示,VP1蛋白能够在Sf9细胞内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BEVS表达的SVA 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其后期功能研究及SVA诊断试剂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检测方法,试验用GenBank公布的奶牛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Hp基因全长片段,将Hp基因亚克隆至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供体质粒pFastBacHTb的多克隆位点中,转入含昆虫杆状病毒骨架质粒的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穿梭质粒rBacmid-Hp阳性克隆,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_9,获得含H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rBacmid-Hp;用纯化的rBacmid-Hp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鼠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法和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分别用ELISA法、Western-blot检测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及特异性。结果表明:在sf_9细胞中成功表达Hp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制备了8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3B_(12)、4F_4、4F_(11)、5D_7、5G_8、7E_5、10C_3和12F_9,腹水效价均在1∶5.12×10~4以上;亚类鉴定显示,除3B_(12)、4F_(11)、10C_3为IgG_(2a)外,其余单克隆抗体均属于IgG_1;筛选出1对配对单克隆抗体,分别为12F_9和4F_(11)。说明Hp蛋白可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并成功筛选出一对配对的高效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4.
孙朋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6):1840-1846
本试验旨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进行表达研究。RT-PCR扩增F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 HT A载体中,阳性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PCR鉴定获得阳性克隆,碱裂解法提取阳性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F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72 h后,进行SDS-PAGE电泳、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SPF鸡,间接ELISA测定抗体滴度,攻毒保护试验检测重组F蛋白保护性。结果显示,F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能够特异性表达,该蛋白诱导了高滴度的NDV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F蛋白免疫组攻击保护率达到9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为NDV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表达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的E2蛋白,将CSFV石门株的E2囊膜糖蛋白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HTA-E2。转化大肠埃希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Bacmid质粒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传毒3代后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显示,E2蛋白获得高效表达,能被抗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2B10和6×His-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表明CSFV石门株E2囊膜糖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RT-PCR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性毒株GX-YL5的膜(M)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pFastBac~(TM)/HBM-TOPO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粒rHBM-M;将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M蛋白。IFA检测可见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后72h细胞出现特异性荧光,Westernblot检测可见大小约为26ku的特异性蛋白带,表明该重组M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成功获得表达。研究为IBV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IBV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制备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含猪IL-2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pIL2为模板,PCR扩增猪IL-2成熟蛋白基因。将猪IL-2成熟蛋白基因定向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Dual中,转化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含猪IL-2基因的重组质粒rBacmid-IL2,转染昆虫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重组猪IL-2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表达,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与兔抗猪IL-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猪IL-2经纯化后能明显促进猪T淋巴细胞转化。结果表明,重组猪IL-2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开发研制新型免疫佐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CP312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以真核表达ASFV的CP312R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性鉴定。结果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BES)构建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OET3-CP312R,与杆状病毒基因组flashBACTM ULTR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MNPV-CP312R,且该病毒以胞内可溶形式表达出重组ASFV CP312R蛋白质。通过蛋白质印迹法鉴定显示重组CP312R蛋白可以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此外,筛选获得2株针对重组CP312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间接ELISA方法鉴定抗体滴度不低于1∶1 024 000。IFA试验检测表明,单克隆抗体与非洲猪瘟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研发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物质储备。  相似文献   

19.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Ⅱ亚单纯疱疹毒-2333株(HSV-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编码HSV-2糖蛋白D(glyco-protein D)基因,与载体pFastBacⅠ连接,转化E.coil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将pFastBacⅠ-gD重组质粒转座至DH10Bac获得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重组蛋白,经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成功表达HSV-2 gD蛋白,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原核系统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CD2v膜内区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接种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和多次亚克隆获得了8株能够稳定分泌CD2v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RH1、RH3、RH4、RH5、RH6、RH8、RH9和RH10。8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链类型均为Kappa型,其中RH1、RH5、RH9这3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亚型为IgG2b,其余5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亚型为IgG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特异地识别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表达的CD2v蛋白,可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蛋白的功能解析以及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