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鸭IL-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经ConA诱导的广州鸭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为36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酶切鉴定、PCR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了鸭IL-2成熟蛋白基因的完整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成熟蛋白基因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19个氨基酸。克隆的鸭IL-2基因与GenBank上序列号为AY173028及AF294322的鸭IL-2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4%。将目的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C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ZαC—DuIL-2。酵母转化子经甲醇诱导发酵分泌表达了鸭IL-2基因。SDS-PAGE分析证实,鸭IL-2基因在毕市酵母(Pichiapastoris)中表达成功,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14.3ku。  相似文献   

2.
固始鸭白细胞介素-18全基因克隆与分子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鸭IL-18c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无需用非特异性免疫原如PHA等刺激脾淋巴细胞,直接提取脾淋巴细胞总RNA,扩增固始鸭IL-18基因,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固始鸭IL-18基因全序列为610bp,包含1个完整阅读框,编码1条由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分析发现,固始鸭IL-18基因与GenBank中两条鸭IL-18基因(AF336122和DQ490137)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8%、99.8%,与AF336122有5个碱基发生非同义变异,2个碱基为同义变异,氨基酸同源性为97.5%,与DQ490137有一个碱基发生非同义变异,氨基酸同源性为99.5%。固始鸭IL-18前体蛋白第30位谷氨酸处有一个IL-1β转换酶的caspase-1切割位点及在人和其他动物中已证实的IL-1标签序列,推测鸭IL-18成熟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固始鸭与人和其他动物的IL-18基因进化分析表明,IL-18基因存在着种的多样性,且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黄芪对白介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将20只雏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雏鸭用黄芪拌料饲喂,对照组雏鸭不用黄芪拌料饲喂,15d后处死,提取脾组织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两组雏鸭I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雏鸭IL-2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组IL-2基因表达量的7.892倍。因此,黄芪能够提高雏鸭体内IL-2基因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PRRSV变异株ORF6基因与IL-18共表达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和本实验室分离的PRRSVJL/07/SW毒株全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IL-18基因和ORF6基因。将2个目的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质粒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阳性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进行筛选。通过表达载体在转染细胞中的高效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快速、准确的反映出阳性质粒在细胞质中的正确表达,再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IL18-ORF6的正确性。结果表明,ORF6基因和IL-18基因在Macr-145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结论,所构建的真核质粒pEGFP-IL18-ORF6结构正确,能够在Marc-145细胞中高效表达,而且表达产物具有特异免疫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鸭肥胖基因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人、小鼠、猪等动物的肥胖基因编码区序列的保守性设计1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鸭肥胖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将PCR产物插入pGEM-T载体,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cDNA序列由43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鸭与人、猪、小鼠、大鼠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3%、84%、98%、94%;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86%、83%、99%、96%。为了研究鸭肥胖基因体外表达的特点,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Y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鸭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特异性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0ku,其中16ku为鸭肥胖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鸭肥胖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鸭leptin的功能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bank中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包含有EcoRV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用该特异性引物从Ⅰ型鸭肝炎病毒cDNA模板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以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RossetaⅡ,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在大肠杆菌RossetaⅡ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8ku、并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所识别。Ⅰ型鸭肝炎病毒VPI蛋白在大肠杆菌RossetaⅡ中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表达猪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试验通过RT-PCR从猪脾脏、肺脏和淋巴结组织中扩增猪IL-18全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ZJ-1,测序分析和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至293T细胞中,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IL-18的表达。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ZJ-IL-18,且可以在293T细胞中表达IL-18基因。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实,猪IL-18多克隆抗体能与约17 ku的表达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IL-18能正确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构建了表达猪IL-18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瞬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18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鸭Ⅰ型干扰素(DuIFN-Ⅰ)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克隆到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与已公布的DuIFN-α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95%。同时表明,鸭外周血单核细胞在PHA刺激下能够表达Ⅰ型干扰素mRNA。  相似文献   

9.
脾源鸭γ-干扰素基因的RT-PCR扩增、序列分析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丝裂原刺激的鸭脾淋巴细胞中提取基因组RNA,采用RT—PCR扩增鸭干扰素γ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鸭干扰素1基因序列全长477bp,开放阅读框架内401个核苷酸,共编码132个氨基酸。将鸭γ-IFN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到宿主DH5a中,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与标记抗鸡干扰素抗体出JLDot—ELISA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27-1530
为研究牛IL-18基因对瑟氏泰勒虫p33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根据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p33基因序列和牛IL-18基因序列(IL-18)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和pMD-19-T-IL-18质粒DNA为模板,采用SOE-PCR技术将2个基因连接在一起,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获得1 416bp的目的基因IL-18-p33,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了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IL-18-p33,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为79 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瑟氏泰勒虫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IL-18对瑟氏泰勒虫p33基因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鸡IL-18 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RT—PCR方法,从经脂多糖(LPS)诱导的鸡马立克氏病成淋巴细胞样细胞系MIDCC-MSBI总RNA中扩增得到了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IL-18)成熟蛋白基因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DNA序列测定表明,克隆得到的ChIL-18cDNA与国外报道的完全一致,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其编码区的长度为510bp,编码16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将ChIL-18成熟肽段编码区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下游,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pGEX—ChIL18。该质粒的BL21(DE3)D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高效表达GST—ChIL18基因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2%。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技术从含有罗曼鸡白介素18全长基因质粒pMD18-T-ChIL-18中扩增出鸡IL-18成熟肽基因,亚克隆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ZαA-ChIL-18。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电转化入毕赤酵母菌X-33,筛选多拷贝单克隆进行诱导表达,并进一步分析了培养液pH值、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对重组菌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化的表达条件。结果表明,重组毕赤酵母菌能够表达鸡IL-18,且在培养液pH6.0,甲醇诱导浓度1.5%,诱导温度26℃的条件下诱导96 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可占菌体总蛋白的60.2%。本文为鸡IL-18的规模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RT—PCR方法从用PHA和LPS刺激的猪脾脏细胞中扩增出猪白细胞介素18(pIL-18)成熟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到T载体pUCm-T后,序列测定表明,pIL-18成熟蛋白基因核苷酸长度为474bp,编码157个氨基酸。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IL18m,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重组菌菌体裂解物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0的重组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与人IL-18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 18(IL- 18)成熟蛋白的 c DNA序列 ,设计 1对特异性引物 ,应用 RT- PCR从脂多糖(L PS)刺激 10 h活化的 MDCC- MSB1细胞中克隆到编码鸡 IL - 18成熟活性蛋白的完整基因片段 ,其大小为 5 10 bp。经序列测定证实 ,所获得的 c DNA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完全一致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鸡 IL- 18的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以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方法自含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lL-18)成熟蛋白(mature ChIL-18,mChIL18)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mChlL-18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中。阳性克隆鉴定后,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问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了mChIL-18在CEF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Asia1型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疫苗,采集口蹄疫发病牛的水泡液及水泡皮,用RT-PCR法扩增出Asia 1型口蹄疫病毒的前体蛋白基因P1-2A片段和蛋白酶基因3C片段,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通过酶切连接获得质粒pMD18-T-P1-2A-3C。再将P1-2A-3C片段与pUTAL-IL18片段连接起来,构建鸡痘病毒中间转移质粒pUTAL-P1-2A-3C-IL18。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UTAL-P1-2A-3C-IL18与鸡痘病毒282E4株共感染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通过BrdU三次加压筛选,筛选出重组鸡病毒株vUTAL-P1-2A-3C-IL18。经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证明所筛选的1株重组鸡痘病毒在CEF中能正确表达P1-2A-3C基因。本研究为研制安全、高效的亚洲Ⅰ型FMD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脂多糖(LPS)诱导或非诱导的家蝇幼虫体内抽提总RNA,根据家蝇Cecropin基因(GenBank:DQ 232774)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编码CecMd开放阅读框(ORF)的eDNA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CecMd亚克隆基因与线性化的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cMid,并对此基因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脂多糖(LPS)诱导的家蝇幼虫体内成功的扩增出家蝇抗菌肽Cecropin基因,命名为CecMd,但是从未诱导的虫体内未能获得此基因;CecMd开放阅读框的cDNA全长为192bp,编码由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此多肽最可能的裂解位点在氨基酸残基A23和G24之间,提示1~23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24~63氨基酸残基构成成熟肽;CecMd的全长肽包含4个螺旋,成熟肽(不包括信号肽)含有2个螺旋,两者均不合二硫键;CecMd与果蝇Cecropins的同源性显著高于其他昆虫,达到81.0%以上;经PCR,限制酶切和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c Md 。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c Md的构建及其CecM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和高效表达工程菌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RT—PCR从经ConA刺激的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扩增出马白细胞介素18(Equine interleukin-18,EIL-18)前体蛋白(precursor EIL-18,pEIL-18)基因的cDNA,然后克隆至载体pCR2.1-TOPO中,鉴定并命名为pCR2.1-pEIL-18。自pCR2.1-pEIL-18中扩增马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mature EIL-18,mEIL-18)基因,并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诱导表达并纯化其表达产物。结果表明,mEIL-18基因全长474bp,含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57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0ku,且具有免疫生物学活性。mEIL-1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在非变性和变性条件下采用Ni^+亲和层析纯化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mEIL-18,为探究马白细胞介素18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表达并纯化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主要抗原基因的串联重组蛋白r22-ag85B,期望研制出一种新型副结核病疫苗,以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参考株P1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了22KD基因和ag85B基因。采用重叠延伸剪接PCR技术(SOE-PCR)获得了融合基因22-agS5B,将基因连接于表达载体pET32a(+),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ag85B。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以IPTG(终浓度1mmol/L)诱导后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蛋白r22-ag85B,其分子质量约为65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此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22-ag85B重组蛋白的成功表达及纯化为副结核病疫苗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