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酵对豆粕中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种酵母菌A-1、B-1、C-1和木霉S-1对豆粕进行单菌发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豆粕在不同的菌种和发酵条件下,粗蛋白、粗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适宜条件为接种量6%,料水比为1∶1,发酵时间为48h,其中酵母菌A-1、B-1、C-1对提高粗蛋白和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酸效果显著,粗蛋白提高了15.84%,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了58.27%,植酸降低了80.11%。木霉S-1能显著降低豆粕中粗纤维含量,降低了54.74%。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外种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育基础群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法 ,研制并运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的遗传评估软件 (MTEBV) ,建立了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对四川省推广的三个外种猪品种 (长白猪、约克夏和杜洛克 )进行了纯系选育。经过 5年的选育 ,长白猪、约克夏和杜洛克达 1 0 0千克活重校正日龄分别为1 64.2 4天、1 63 .81天和 1 64.81天 ,比选育开始时缩短了 1 3 .84、1 8.5 1和 3 2 .3 1天 ;胴体瘦肉率分别达到66.66%、68.0 6%和 65 .43 % ,比选育开始时提高了 3 .2 8、4.5 5和 5 .1 3个百分点 ;活体膘厚分别为 1 2 .0 6毫米、1 2 .2 6毫米和 1 4.1 7毫米 ,比选育开始时下降了 2 .2 3、0 .98和 6.2 3毫米 ;耗料指数分别为 2 .64、2 .64和 2 .5 4,比选育开始时减少了 0 .1 4、0 .3 6和 0 .5 3 ;产仔数分别达到 1 1 .2 2头、1 1 .62头和 1 1 .1 7头 ,比选育开始时提高了 0 .62、1 .2 7和、0 .69头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Keap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探索了其在水牛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Keap1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扩增出水牛Keap1的目的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测序所得水牛Keap1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Keap1基因mRNA在水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牛Keap1基因编码区全长1 875 bp,预测编码624个氨基酸;多重分析结果显示,水牛与牛、绵羊、野猪和人Keap1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6%、92%和90%;进化树分析表明Keap1在物种间具有较高保守性,不同物种间Keap1序列的差异符合物种间的进化性。对Keap1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其包含24个α-螺旋、40个β-螺旋、38个T转角和27个无规则卷曲。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eap1基因在水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心脏中表达量最高,肝脏、脾脏中表达量较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水牛Keap1基因,并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mRNA在水牛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研究,为阐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水牛胚胎体外培养的抗氧化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选择6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试验1、2组和对照1、2组。试验1、2组分别饲喂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麦秸秆,对照1、2组分别饲喂未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麦秸秆,对比发酵菌青贮处理秸秆对甘肃高山细毛羊产毛性能及羊毛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1、2组平均产毛量比对照1、2组分别增加了17.54%和15.68%;平均净毛量比对照1、2组分别增加了29.22%和25.00%;平均净毛率比对照1、2组分别提高了4.95%和4.03%;平均毛丛长度比对照1、2组分别增加了10.20%和9.44%;平均羊毛油汗占毛丛高度比对照1、2组分别提高了4.15%和3.48%。试验表明,喂给甘肃高山细毛羊经过发酵菌青贮处理的秸秆,其产毛性能和羊毛品质均有所提高,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含有人参皂苷Rb1、Rb2、Rc、Rd、Re及三七皂苷R1、R2、R3、R4、R6等20多种皂苷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e、Rb1、Rg1及三七皂苷R.含量最高。阎萍等对三七总皂苷的研究中,将Rb1、Rg1及R1三种单体皂苷进行了分离。通过实验发现,人参皂苷Re、Rb1、Rg1及三七皂苷R14种单体皂苷相互之间分离条件要求较高。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其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考察了4种皂苷的分离条件,为中药三七提取物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用 1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 5 6 0只 ,采用两因素 ,每个因素三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 ,方法是在饲粮中添加 3%、6 %和 9%的大豆油 ,每个比例分别添饲 1周、2周、3周。结果表明 :试验组的皮脂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0 88%~ 2 5 5 % ;腹脂率降低了 1 2 0 5 %~ 1 6 5 7% ,瘦肉率提高了 1 4 2 1 %~ 39 2 1 % ,差异显著 (P <0 0 5 ) ;以 6 %的比例且投饲料 2周的效果最好 ,其皮脂率与腹脂率分别降低了 2 0 5 %、1 6 5 7%和瘦肉率提高了 39 2 1 %。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一株猪流感灭活疫苗的候选毒株,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将A/swine/Guangdong/1/11(H1N1)毒株的HA、NA基因和A/PR/8/34毒株的PB2、PB1、PA、NP、M、NS基因进行重组,成功拯救出鸡胚高度适应性毒株rH1N1。抗原性分析显示rH1N1保留了亲本毒株良好的抗原性。rH1N1接种10日龄鸡胚48 h后,血凝价达到210,表明该毒株能在鸡胚中高水平复制。该毒株为H1N1亚型猪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青海黄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首次引进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青海黄牛,并对安本F1牛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安本F1牛初生重平均为29.21kg,比本地黄牛初生重15.00kg相对提高了94.73%,安本F1牛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73.63kg、112.78kg、195.85kg、268.50kg,比同龄本地牛分别提高了111.58%、109.23%、113.34%、156.45%,各阶段体尺指标比同龄本地牛相应提高。安本F1牛18月龄日增重为0.44kg,比本地黄牛日增重0.17kg,相对提高了158.8%。安本F1牛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根据鸭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外引物和1对含有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内引物。以内外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所得PCR产物回收,以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入宿主菌BL21和Rosseta,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VP1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VP1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Rosseta和BL21中均难以表达。  相似文献   

12.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bp,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蛲虫样品之间的变异很小,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73%~100%,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隐藏管状线虫,与同属的Syphacia montana序列差异性为5.24%~5.68%。结果表明,隐藏管状线虫的pcox1序列种内变异很小,种间差异明显,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蛲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qPCR分析生肌调节因子MyoD1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及初生早期(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胸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以及与胚胎和胸肌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D1 mRNA在两个品种鸭胸肌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均呈“波浪形”,在13胚龄时表达量相对较高,17胚龄时下降,21胚龄时上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出雏后又维持较高水平;品种间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在25胚龄时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表达量稍低于高邮鸭,在其他所检测的胚龄/日龄中,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表达量均高于高邮鸭胸肌中的表达量(P>0.05);高邮鸭胸肌MyoD1 mRNA表达与胚胎和胸肌发育无显著相关性,而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的表达与其胚胎和胸肌发育呈强负相关(P胚重=0.048;P胸肌重=0.006)。MyoD1基因参与鸭胚胎期及出雏早期胸肌的发育,胸肌中MyoD1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yoD1基因在胚胎期胸肌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理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作者综述了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C briggsae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并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了转基因小鼠,sFat-1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小鼠中产生更多更长链的而且更有价值的DHA以及DPA。在确认sFat-1基因功能的基础上,将载体转染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阳性的细胞克隆通过核移植方式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中国斗鸡λ噬菌体cDNA文库为模板,克隆了DJ-1基因,并构建了pGEX-4T-1-DJ-1原核表达载体和pEGFP-N3-DJ-1真核表达载体,前者用来研究DJ-1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优化表达;后者用来转染成纤维细胞系,研究DJ-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建立转DJ-1基因的细胞模型。试验成功克隆了DJ-1基因的CDS区,并将其定向插入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和pEGFP-N3真核表达载体中。IPTG浓度梯度诱导原核表达结果显示,在0.8 mmol/L时DJ-1蛋白表达量最高;时间梯度结果显示,在8 h时DJ-1蛋白表达量最高;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脂尾羊成纤维细胞后48 h阳性率最高,DJ-1蛋白在细胞核和胞质中均有表达,但胞质中居多。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已经建立了稳定的DJ-1蛋白的真核、原核优化的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DJ-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E.coliMG1655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sodC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SacI和KpnI酶切及PCR扩增鉴定,并对sodC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试验成功克隆了sodC基因,获得的基因与报道的sodC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9.6%,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原型藏绵羊KAP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寻找角蛋白辅助蛋白(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s,KAP)基因与产毛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为藏绵羊产毛性状的分子标记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技术对高原型藏绵羊角蛋白辅助蛋白基因家族中KAP 3.2、KAP 7基因部分序列和KAP 8基因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座都存在多态性,均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KAP 3.2基因以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A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型;KAP 7和KAP 8基因均以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BB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型。高原型藏绵羊在KAP 3.2和KAP 8基因座达中度多态,而在KAP 7基因座为低度多态,在KAP 3.2和KAP 8位点上基因型频率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测序分析结果表明,KAP 3.2和KAP 8基因上分别存在1个C→T(271 bp)和1个T→C(1122 bp)的突变,均属于同义突变,KAP 7基因5′调控区存在1个T→C(102 bp)的突变。  相似文献   

18.
植物乳杆菌α-半乳糖苷酶基因(mel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L.plantarum1.55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α-半乳糖苷酶基因(melA)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SacⅠ和Sph Ⅰ酶切及PCR扩增鉴定,并对melA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测得的melA基因序列全长2240 bp,含有酶切位点、启动子、SD序列及编码738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理论分子质量为84 ku;4种核苷酸中GC含量为47.45%、AT含量为52.55%;序列中有3个碱基发生了变化,均为无义突变,未导致其推导的氨基酸的改变;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除与AY873840相比分别为96.6%和92.2%外,其余均大于99%。试验成功克隆了melA基因,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FSHβ及OPN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犬型钩端螺旋体菌株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OmpL1,克隆到pVAX1载体上,并对OmpL1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960 bp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OmpL1基因与报道的七日热型、秋季型、波摩那型、澳洲型钩体的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8%、93.77%、99.58%、99.3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95%、100%、100%。证明OmpL1为致病性钩体所具有的保守性抗原成分,可在钩体病的预防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