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2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马流感A/马/京防/74-1(H7N7)毒株HA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表面抗原蛋白分为不同的亚型,马流感I型(H7N7)和Ⅱ型(H3N8)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亚型.本研究应用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增殖马流感病毒A/马/京防/74-1(H7N7)毒株,TRIzol LS Reagent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HA基因全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了鉴定和序列测定.所获得的HA基因片段长1 727 bp,编码563个氨基酸残基.根据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有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16个半胱氨酸残基,通过序列分析推断,A/马/京防/74-1(H7N7)株病毒的HA来源于禽类,是一株通过基因重排出现的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122.
在分析EAV-GP5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扩增GP5蛋白的主要抗原域编码EAV-GP5 79~330 bp。将扩增基因插入pET-30aBamHⅠ和HindⅢ间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GP5。将pET-GP5质粒转入BL21(DE3)宿主菌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实现马动脉炎病毒EAV-GP5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重组pGP5经纯化制备兔抗pGP5免疫血清,经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证实所得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3.
人/猴免疫缺陷病毒SHIV衣壳蛋白p27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R技术从质粒SHIV89.6P中扩增p27gag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鉴定;将p27gag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T7启动子下游,构成重组质粒pET32a-p27并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最后利用固定化金属离子(Ni2+)配体亲和层析技术从表达蛋白中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活性。结果显示,融合蛋白p27经SDS-PAGE电泳观察可见45ku的明显条带,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一致且多以可溶形式表达,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6.8%;经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p27纯度可达98%;经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证明此融合蛋白p27能与SHI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早期诊断试剂盒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4.
猪戊型肝炎病毒(H EV)是一种无囊膜的正链单股R NA病毒,直径为27~32nm,表面粗糙,呈不规则球形。H EV基因组全长大约为7.3kb,具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阅读框架即O RF1、OR F2和O R F3,并且5'端有27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区,3'末端为非结构区。H EV通过喝了污染水而经粪便-口腔途径传播。最近有人从猪血清中检测到抗H EV抗体,并克隆出戊肝人肝炎病毒基因,因此认为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本研究使用通用引物对来源于猪粪便中的H EV进行了序列分析,以期确定该地区猪群中流行的H EV的基因型,以便更深入的分析猪源H EV与人源H EV…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继2000年和2001年马传贫琼扩诊断试剂盒销往蒙古国之后,今年7月又一次销往蒙古国。2003年初,蒙古国家中心兽医实验室R.Sodnomdarrjaa主任与我所达  相似文献   
126.
穴位注射马传贫弱毒苗马22匹,分别在注苗后2、3、6个月用马传贫强毒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病理学与免疫形态学联合检查表明,攻毒马有三种类型形态学改变:第Ⅰ种有较典型马传贫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减少,且变性、坏死;第Ⅱ种类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第Ⅲ种类型马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据此查明2个月攻毒马1匹,出现第Ⅰ种类型形态学改变,3个月攻毒马80%以上呈现Ⅱ、Ⅲ类型反应,与疫苗皮下注苗6个月再攻毒效果相仿,表明穴位注苗具有缩短免疫发生时间的效果。但穴位注射6个月攻毒的马出现Ⅰ型,变化例数较多(33%),病理变化较明显,免疫反应有下降趋势,本文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7.
128.
马传染性贫血病(EIA)是马属动物的一种由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IAV)所引起的传染病。关于 EIA 的特异性诊断及免疫性质等问题,各国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试图予以解决。但在研究本病的长期过程中,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未被突破,不能证明有抗体存在,并认为 EIAV 侵入马属动物后缺乏免疫学反应,从而导致了 EIA 的特异性诊断及免疫学研究迟迟不得进展。60年代初,小林报导了 EIAV 能在离体培养的马白细胞  相似文献   
129.
为建立美洲马传贫毒株和我国弱毒疫苗株鉴别诊断PCR,对接种马传贫阿根廷流行毒株后马4个发热期(23、40、51和70d)外周血单核细胞前病毒DNA gag基因和gP9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监测,经过序列分析发现4个发热期中前病毒gag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化不明显,变异率在1%之内,表明前病毒gag基因在马体内比较保守,可以作为设计鉴别诊断引物的区域;gp90区的基因变化比较大,核苷酸序列变异率在8%~10%之间,通过对几个发热期核苷酸序列推导氨基酸的分析,可以划分出A1、A2、A3和A44个可变区,但其中A1和A4变异都很稳定,在马体发病的整个过程中均只发生1次变异,而A2区第3个发热期变异后,在第4个发热期又回复了突变。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阿根廷代表毒株前病毒gag和gp90基因核甘酸序列的动念检测结果表明,马传贫病毒在马体整合为前病毒之后比较稳定,这就为建立PCR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0.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马免疫控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传染性贫血病(equine infectious anaemia,EIA)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aemia virus,EIAV)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传染病。已有许多直接的证据表明,尽管EIAV在马体内经常而迅速地发生变异,宿主的免疫系统最终有能力控制病毒的繁殖。慢性EIA的临床过程,实质上是机体带病毒产生保护性免疫的过程。EIAV进入体内后因大量复制产生病毒血症,临床表现发热等症状。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使病毒的复制逐渐受到抑制,直至病毒血症消失,病马暂时恢复正常,病毒在体内迅速变异形成一个异质性群体,在免疫压力选择之下可产生一个优势的抗原变异株,它能逃避机体的免疫控制重新大量复制,再次导致病毒血症和临床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