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干扰素的免疫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57年,英国科学家利用鸡胚绒毛尿囊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了一种能够干扰病毒繁殖的物质,称之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其分子质量为15~40ku,IFN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免疫活性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现在人们认为IFN不仅有免疫活性,而且还是体内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 ( Interference,IFN)是由培养的细胞或动物体因病毒感染或其他诱生剂作用所产生的一类非特异性抗病毒物质。 1 95 7年 Isaccs和 Linden-mann在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 ,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中首先发现了干扰素。此后 40年 ,IFN一直是病毒学、细胞学、免疫学、肿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1 963年 L ampson等纯化了干扰素 ,证明其是分子量为 2 0~ 34KD的蛋白质。研究表明 ,干扰素可抑制被病毒感染细胞中蛋白质、DNA的合成 ;活化自然杀伤细胞 ( NK细胞 )去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诱导 MHCI分子的表达和呈递抗原。即干扰素具有…  相似文献   

3.
中药合剂在雏鸡体内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水泡性口炎病毒作为鸡干扰素(IFN)的检测系统,研究了中药合剂在鸡体内对干扰素诱生及促诱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合剂对IFN具有明显的诱生作用(P<0.01),与NDV诱生组水平相当;同时可明显促进NDV对IFN的诱生,与NDV诱生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显示中药合剂具有明显的诱生IFN的能力,有利于其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为中药合剂抗NDV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是机体免疫细胞在诱导剂激发下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自身IFN对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甚至非自身IFN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FN-β和IFN-γ受体缺损的小鼠对病毒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畜禽疾病出现了新病增多、老病新发、混感广泛等特点,治疗难度不断加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尝试了很多的方法和药物,对畜禽疾病的防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从江香猪源干扰素γ(IFNγ)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真空渗透法在新鲜生菜中实现瞬时表达。参考GenBank登录的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IFNγ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贵州从江香猪源肝脏组织扩增IFNγ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筛选阳性菌株提取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PCR扩增、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携带重组质粒根癌农杆菌真空渗透法感染生菜,GUS染色检测感染的生菜叶片,ELISA检测感染生菜叶片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分析重组质粒在生菜中表达效果;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检测生菜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从贵州从江香猪源肝脏组织扩增获得IFNγ基因序列并构建了从江香猪源IFN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γ;GUS染色感染的生菜叶片可见蓝色物质;ELISA检测感染生菜叶片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含量为169.397、170.657、170.37 pg/mL;生菜中表达从江香猪源IFNγ经4^-6稀释在Marc145细胞上仍能够抑制100 TCID50的PR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本实验成功构建从江香猪源IFN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γ,生菜中瞬时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和抗病毒活性,为从江香猪源IFNγ药用植物蛋白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免疫调节等极具医疗价值的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肝炎、多发性硬化症、结核病、布鲁菌病等病毒或细菌病.然而由于IFN在动物体内半衰期仅2~3h,不能完全发挥功效,所以基于研究开发长效IFN的临床需要,研究者们应用多种思维和方法展开工作,主要分为化学修饰法、物理修饰法和生物学修饰法.目前,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长效IFN的研究现状,并做出展望,以期对长效IFN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副黏病毒的V蛋白是结构蛋白P基因内使用不同的阅读框编码产生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具有抗干扰素(IFN)的作用。副黏病毒科不同成员间V蛋白的产生机制不同,国内外利用反向遗传、RNA干扰等技术缺失或抑制V蛋白,通过检测IFN产生及作用通路上关键蛋白的变化情况研究其抗IFN作用机制,发现副黏病毒V蛋白既可直接阻止IFN产生,也可阻断IFN抗病毒JAK/STAT作用通路。文章对副黏病毒V蛋白、干扰素的产生及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特别是V蛋白抗IFN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IFN)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IFN基因工程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猪干扰素α-1(Po IFNα-1)基因进行表达,制备Po IFNα-1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根据Gen Bank发表的Po IFNα-1核苷酸序列,合成密码子优化的Po IFNα-1基因,构建Po IFNα-1基因的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后,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Po IFNα-1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昆明系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o IFNα-1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与天然Po IFNα-1的反应性。[结果]合成的Po IFNα-1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成功表达,针对Po IFNα-1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天然的猪干扰素α-1。[结论]合成的Po IFNα-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成功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对控制新城疫等病毒病的感染和传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本品的使用过程中,养鸡户往往使用不当,特别是鸡群发病时,弄不清干扰素和新城疫弱毒苗的使用顺序,同时使用或间隔时间过短,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因此,我们做了干扰素(北京绿曼产品)对新城疫弱毒苗的干扰试验,在进行疫苗免疫时,同时使用干扰素注射,则干扰疫苗产生免疫抗体,产生的抗体水平比不用干扰素要低的多,抗体高峰期维持时间也短,在同时使用时干扰素用量越大,抗体效价越低。  相似文献   

12.
密码子简并性特征造成了不同物种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不同,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运用软件对选取的16种IFN-α和天府肉鸭IFN-α基因(EU925650)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分析。通过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与北京鸭、河南肉鸭以及绍兴鸭IFN-α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通过CAI,ENC,GC3S等数据分析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系统保守基因,与禽类IFN-α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类似。  相似文献   

13.
猪Ⅰ型干扰素融合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技术将猪I型干扰素PoIFN-α和PoIFN-β成熟肽基因进行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T30a-PoIFN-α/β进行融合表达,利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抗病毒活性,并与非融合干扰素rPoIFN-α和rPoIFN-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上,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对VSV、PRRSV、CSFV、PRV、PPV、PASTV、PEDV和TGEV的抗病毒活性明显高于非融合干扰素,体现了一定的叠加效应,可以用于猪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在皮肤应用的局部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别在小型猪完整皮肤、通透性增强皮肤和破损皮肤上进行透皮吸收研究。采用1、3、5及25 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涂于受试部位,在用药后0、1、2、4 h分别取用药部位皮肤组织制成匀浆,检测匀浆中干扰素活性。药物可渗透进入小型猪完整皮肤;在小型猪通透性增强和破损皮肤中,用药4 h内,药物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与皮肤组织中药物活性相关,不同剂量组间和不同检测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0.05)。5 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间隔4 h用药可在用药局部起到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制剂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活性,在医学和兽医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生产中,液体剂型干扰素制剂存在热稳定性差、不易长期保存和远距离运输等问题,冻干后则可延长保存期、增加稳定性。作者主要对冻干技术的原理、干扰素冻干保护剂和冻干工艺的筛选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以无菌方法采取猪的全血,加入20%F系鸡新城疫弱毒(NDV—F),经18~20h诱导,产生猪白细胞干扰素。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攻击病毒,用猪肾传代细胞(IBRS)测定猪白细胞干扰素效价,均在12800国际单位以上。同时进行了猪白细胞干扰素对口蹄疫病毒(FMDV)的抑制试验,结果证明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重组动物干扰素基因序列的改造、原核表达条件的筛选、原核表达产物制备方法的研究及大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IFN-γ研究进展及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是干扰素的一种,又称为Ⅱ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是动物机体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是主要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crophage activating factor,MAF),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目前,干扰素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人类疾病临床治疗和动物疾病防控研究。作者就IFN-γ的基本特征、生物学活性、检测及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应用展现出了很多优势,尤其是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的应用使干扰素在临床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本文从干扰素的产生、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禽类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