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特异性抗原N蛋白,进而纯化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VSV基因组N基因序列,分别合成VSV两种不同血清型的N基因,经序列对比分析后,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约1 300 bp的N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pCold Ⅰ原核表达载体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N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蛋白大小约为50 ku;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与VS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本试验成功构建了VSV-IND和VSV-NJ的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N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以VSV-NJ核酸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pET52 3C/LIC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ET52-VSV N表达载体。将pET52-VSV N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融合表达,经SDS-PAGE电泳分析,可见VSV N蛋白成功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0KD,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与VSV阳性羊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的VSV N蛋白可以作为建立VSV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  相似文献   

3.
二重RT-PCR同时检测VSV与BVDV核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具有相近的传播途径与类似的检测方法,本文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能分别扩增VSV(202bp)、BVDV(341bp)基因片段的引物,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二重RT-PCR方法,可同时检测VSV与BVDV病毒核酸。VSV产物经测序显示与报道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8.6%。二重RT-PCR同时检测VSV与BVDV经济、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的核酸序列,设计6对引物自TGEV SCY株中分别扩增了长为1.5kb、2.0kb、1.1kb、1.4kb、1.4kb、1.3kb的6个片段,经克隆测序拼接后获得8495bp的TGEV部分序列。根据与其他TGEV和冠状病毒的序列和结构特征比较表明,该段序列克隆了除TGEV聚合酶基因以外的S、M、N、E、NSP3a、NSP3b、ORF7共7个基因的核酸序列;根据S、M、N基因的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TGEV-SCY株与TS、HN2002、TO14、pudue等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认为TGEV在对密码子的使用上存在轻微的偏向性,个别氨基酸偏向于选择以A和T结尾的密码子。  相似文献   

5.
根据IBV病毒已报道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用于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T株核衣壳蛋白基因(N)的引物,经RT-PCR得到了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将目的的条带纯伦并回收以后,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已发表的IBV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表明具有高度相似性。证明我们克隆了IBVT株的N基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已报道的绵羊种布鲁氏茵外膜蛋白基因omp2b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从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组中扩增到了omp2b基因。将该片段克隆到PBS—T载体上,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证明所得到的片段为阳性重组子。与报道的绵羊种布鲁氏菌omp2b序列有89.72%的同源性,并在N端存在高度保守区。至此得到omp2b基因的全长克隆,通过对所克隆的基因和其他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b的进化树分析,发现其和牛种布鲁氏茵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VSV的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水泡性口炎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水泡性口炎病毒的RT-PCR方法。对VSV各毒株进行检测,结果均为引性, 而对反刍动物病毒性疾病相关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可用于水泡性口炎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印第安纳型水疱性口炎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印第安纳型水疱性口炎病毒(VSV)L蛋白的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VSV核酸的一步法RT-PCR方法,并用该法检测了不同的组织样品。结果显示,人工感染VSV小鼠组织检测为阳性,而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病料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病毒A株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GenBank中A75/14株犬瘟热病毒(CDV)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经RT-PCRgA病毒总RNA中扩增出1600bp的N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株CDV与其它毒株N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将N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栽体pPROEXX^TM HT,用重组质粒pPROEX^TM HT-N转化感受态E.coli DH5a细胞,用IPTG于37℃诱导表达了分子量约63Ku的重组N蛋白,占菌体总蛋白18%。经Western blot分析证实所表达的重组N蛋白具反应活性,将表达产物用ProBond^TM纯化试剂盒进行了纯化。用所获得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与CDV全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经琼扩试验测定其效价为1:16。本实验为下一步用重组N蛋白作为诊断用抗原,建立特异的CDV抗体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基因pBK—CMV—N10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将基因N10的信号肤去除后,用T/A法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NovaBlue,经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到N10基因。将重组质粒pMD-18T—N10进行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述载体pET-28a中,重组质粒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star(DES),用IPTG诱导表达出与理论相符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8700,诱导4h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5%。从N10重组蛋白提取可溶性融合蛋白,对其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具有类似脱氧核糖核酸酶Ⅱ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H、F和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扩增CDVH、F和N基因的3对引物,经RT—PCR分别扩增获得了CDV小熊猫株(LP株)H、F和N基因,并对H、F及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CDV LP株属于强毒谱系,与CDV流行株的亲缘关系近.H基因含有较多潜在的糖基化位点.F和N基因相对比较保守。将CDV LP株H、F和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栽体pVAX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CDV基因疫苗表达载体pVAXLPH、pVAXLPF、pVAXLPN,体外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用构建的3个表达质粒免疫小鼠,从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了抗CDV抗体.初步证实用CDVH、F和N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鸭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N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NSU/NSL,利用RT—PCR扩增出了H9N2株NS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结果,获得了NS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子,扩增的NS基因包含NS1基因完整的阅读框架和部分NS2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他分离株NS基因比较,同源性达96%~99%。再将克隆的NS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后,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预期的蛋白表达,所表达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30ku。  相似文献   

13.
对一株实验室保存多年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囊膜糖蛋白(VSV_G)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且构建了重组VSV_G真核系统表达载体。结果表明克隆的VSV_G基因全长1536个核苷酸(nt),其编码的G蛋白长为511个氨基酸(aa),氨基酸序列与20个Indiana血清型VSV毒株的同源性在95.4%左右(94.1%~98.0%)。种系发生树分析表明此病毒株属于水疱病毒属的VSV_Indiana血清型。经免疫荧光检测证明构建的重组VSV_G表达质粒pCIVG5和pCRVG6转染23T细胞后能够有效地转录和表达,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VSV_G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DREB基因cDNA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才华  朱延明  柏锡  李勇  纪巍 《草业科学》2009,26(8):17-23
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叶片总RNA为模板,根据其他双子叶植物DREBP/AP2结构域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降落和巢式PCR进行扩增,获得1条190 bp的cDNA片段。以此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ACE扩增3’和5’末端未知序列,最终克隆到野生大豆DREB全长基因(GsDREB)。该基因1 191 bp编码395个氨基酸,基因内部没有内含子。氨基酸分析表明,其N 末端具有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并具有由58个氨基酸编码的、能够与DNA结合的保守区域 DREBP/AP2结构域。通过多序列比对分析,该基因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DREB2C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推测其为DREB2亚家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的核酸序列,设计6对引物自TGEV SCY株中分别扩增了长为1.5 kb、2.0 kb、1.1 kb、1.4 kb、1.4 kb、1.3 kb的6个片段,经克隆测序拼接后获得8 495 bp的TGEV部分序列.根据与其他TGEV和冠状病毒的序列和结构特征比较表明,该段序列克隆了除TGEV聚合酶基因以外的S、M、N、E、NSP3a、NSP3b、ORF7共7个基因的核酸序列;根据S、M、N基因的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TGEV-SCY株与TS、HN2002、TO14、pudue等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认为TGEV在对密码子的使用上存在轻微的偏向性,个别氨基酸偏向于选择以A和T结尾的密码子.  相似文献   

16.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CBP)是家蚕黄茧形成的关键因子。利用RT-PCR方法从云南省地方黄茧品种B黄2的5龄幼虫丝腺中克隆了编码CBP的基因cDNA序列。序列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克隆的CBP基因cDNA序列全长898bp,编码2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序列与从日本黄茧品种N4的丝腺中克隆的编码CBP的基因(GenBank登录号:AB062740)序列相似性为10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的CBP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且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研究结果显示云南黄茧品种B黄2与日本黄茧品种N4的CBP基因CDS序列完全一致,编码蛋白也一样,证明黄茧品种B黄2的茧色不同于N4的茧色,并非是由CBP基因序列产生变异位点导致的,色彩的差异可能是受到黄茧系其它茧色形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赤羽病病毒N基因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获得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的核蛋白重组抗原,根据其基因序列(S mRNA)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AKAV N基因进行RT-PCR扩增,产物大小约为696bp,回收纯化后,将其克隆至pMDl8-T质粒栽体中,经核苷酸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多株AKAV编码核衣壳蛋白N的S mRNA基因比较后发现,所测定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与TIN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8.3%,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6%,证实为AKAV的N基因。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插入pBAD/Thio TOPO表达栽体,转化TOPl0细胞,成功地构建了AKAV N基因重组表达栽体。经L-araboinose诱导表达,可稳定、高效地表达AKAV核蛋白抗原。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42.5ku,其表达产量约占茵体总蛋白的28%,融合蛋白中含有AKAV特异性核蛋白抗原,可作为ELISA包被抗原。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犬瘟热病毒Onderstepoort株N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扩增犬瘟热病毒贵州分离株(CDV-GZ1)的N基因,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DV-GZ1株N基因的ORF全长1572 bp,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国外Shuskiy株和01-2689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7.1%,与部分国内分离株同源性在95%以上,说明N蛋白是保守性较强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RT-PCR分别获得了4个国内IBV分离株的S1、M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及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aN2-95株的S1、M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均与IBV H120疫苗株的同源性最高;尽管HaN1-95株的S1基因与IBV H52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该毒株的M基因和N基因却与IBV Gray株的同源性最高;GX1-98株的S1和M基因均与IBV H52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但其N基因却与IBV Gray株和Ark99株有高度的同源性;GX2-98株的S1基因却与IBV Holte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上述结果提示国内有些IBV分离株的出现可能与疫苗株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扩增大庆地区分离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N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牛副流感3型N基因,将该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的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中,测定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BPIV-3-N基因全长1 548bp,编码515个氨基酸,该N段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日本分离株910N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