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中国教师教育信息中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师院校图书馆的多方合作与长期努力。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信息中心作为先行试点进行理论研究,可以为中国教师教育信息中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探讨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构建哈尔滨教师教育信息中心的历史契机、优势与基础,构建方案、运转障碍及突破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建立了生鲜乳中西草净、枯草隆、西码津、莠去津、乙草胺和丁草胺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以0.1%(V/V)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发现,西草净、枯草隆、西码津、莠去津、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检测限分别为0.1、1.0、0.2、0.1、4.0和4.0 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1.0~50.0、10.0~500.0、1.0~50.0、1.0~50.0、20.0~1000.0和20.0~1000.0 μg/L。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生鲜乳中西草净、枯草隆、西码津、莠去津、乙草胺和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建立牛奶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残留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经乙腈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以0.02%(V/V)乙酸―水/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牛奶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的检测限可达到1.0 μg/L,且在2.5~10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牛奶中的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5.
在猪体内,磷约占体重的0.8%~1.2%.如此高的含量决定了磷在动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在所有矿物质元素中,磷的生物学功能最多(向涛,1989;杨文正,1996;李德发等,1996)。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植物性饲料中的非植酸磷或1/3总磷来表示有效磷,这是不够准确的,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以2006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统计的图书馆学学术论文为例,运用区域分析法对布拉德福定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学术期刊商品化时代,布拉德福定律仍然有效。但是学术期刊商品化时代下,运用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核心期刊时需要修正。通过和修正前的实证结果进行比较,认为修正后的布拉德福定律对核心期刊的确定,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奇异变形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其危害性仅次于沙门氏菌等强致病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PM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屡见报道,其在畜禽养殖业上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加。因此笔者将近年对PM的研究情况进行整理,使研究人员对PM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防控该菌株引起的生物危害。同时,了解PM的耐药特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生产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2010年在辽宁地区共采集990份鸡泄殖腔拭子样品,分离鉴定出380株大肠杆菌,用10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008年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较轻,对氨苄西林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为74.60%和57.14%;2009年和2010年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80%,多重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9.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其危害性仅次于沙门氏菌等强致病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PM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屡见报道,其在畜禽养殖业上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加。因此笔者将近年对PM的研究情况进行整理,使研究人员对PM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防控该菌株引起的生物危害。同时,了解PM的耐药特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生产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在接触的大量养殖户中,有许多养殖户的鸡在产蛋高峰刚刚到来时,突然产蛋率下降,下降达2~3成。这些鸡经过治疗,大部分都很难恢复到原有的产蛋高峰,并且产蛋高峰期缩短。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以下几种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